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大头条 > 正文

民政部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征意见

来源:新华网 2011-07-08 18:30:36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 为进一步加快慈善事业发展,为“十二五”期间各地开展慈善工作提供指导,民政部起草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8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指出,“十一五”时期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扶持力度,慈善事业组织体系

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全社会参与慈善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意见稿认为,中国慈善事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慈善捐赠总量与人均捐赠数量仍相对较少,慈善法规政策与慈善事业发展要求仍不相适应,慈善组织自身能力与承担的社会责任仍不相适应,慈善事业专业人才与慈善组织发展需求仍不相适应。

    意见稿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将遵循依法推进、平等自愿、公开透明、鼓励创新四条原则。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作用显著、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慈善事业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推动慈善事业逐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与人民群众要求相适应。

    意见稿还提出了建立完善慈善事业法规政策体系,促进慈善组织发展,加强慈善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拓展慈善资源,建立完善慈善事业监管体系,加强慈善文化建设等六项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发展的任务。

    民政部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全文)

    为进一步加快慈善事业发展,为“十二五”期间各地开展慈善工作提供指导,民政部起草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慈善事业发展情况,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形势,提出了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慈善事业的重点任务。为保证《纲要》的科学性和指导性,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意见及建议,请于7月13日24时前,在民政部网站“留言咨询”、“民政论坛”栏目中提出,或直接发送邮件至wp@mca.gov.cn 。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慈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新形势下调节利益分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指导、规范和促进“十二五”时期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纲要。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回顾与“十二五”时期面临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扶持力度,慈善事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全社会参与慈善活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进一步健全。《慈善事业法(草案)》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已纳入国家立法计划;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提高了企业捐赠的税前扣除比例,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更加明晰。江苏省、湖南省等地方政府先后出台慈善事业促进发展和社会募捐管理的法规,带动了各地慈善立法进展,进一步规范和促进了慈善事业发展。

    社会捐赠数额大幅攀升。2006年社会捐赠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2010年达到700多亿元,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年初的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汶川地震等引发捐赠热潮,社会捐赠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创历史之最,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公益慈善组织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由2005年底的31万个增加到44万个,其中,基金会数量从975个增加到2168个,许多社会组织将公益慈善作为其服务宗旨。全国已建立3.1万个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初步形成了多种类型、分工协作的社会捐赠网络。公益慈善组织已成为吸纳就业、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相继颁布实施了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志愿服务组织大量涌现,队伍不断壮大,志愿精神深入人心。2008年我国志愿者人数超过1亿人,服务时间约20亿小时。上百万志愿者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服务工作,几百万志愿者活跃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各个角落,向世人展示了志愿者良好风貌。

    慈善理论研究与宣传普及工作进一步加强。开展了对慈善事业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推进措施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慈善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表彰和宣传了一大批“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和先进慈善人物,促进了慈善文化的普及。各地创建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日、慈善活动周等平台,举办了大量慈善活动,加大慈善宣传力度,扩大了慈善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参与度。

-

相关阅读

上一篇:起草发展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