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南、向东、向西、向北 ——建国后的青岛版图路径 建国后,青岛的版图实际上经历了沿湾发展重心在南(行政经济中心在市南老城),然后向东、向西、向北的历程。 建国后的青岛规划理念由欧美转向苏东。前苏联城市理论和实践成为仿效的圭臬。实际上,苏联的城市规划原理,强调城市的工业生产职能,把城市特征主要归结为生产性,城市从属于工业。由“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 向南:城市中心在老城 解放之初,为集中精力接管好城市,青岛行政区划确定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市内四区和四沧、李村、浮山3个郊区,全市面积210.65平方公里,为全市辖域最小的时期。经过多轮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到80年代,胶州、胶南、即墨、平度、莱西相继融入青岛,青岛区域概念大体成型。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青岛历经三次规划,城区沿胶济铁路一路向北,带状发展格局愈益明显。1984年总体规划提出单独设立黄岛组团,力图突破带形城市困局,释放改革开放之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导致城市空间布局压力,但由于“青黄不接”,效果并不理想,青岛城市成长似乎遇到了“天花板”。 向东:主城空间的关键性拓展 1992年4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决定带头东迁,“将行政中心特有的政治集中能力转化为经济融合能力”,从而 “成为青岛迅速走向开放之路的显著标志”,东迁战略成为青岛城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青岛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东移,青岛主城空间得到关键性拓展,老城区保护也获得了更大的回旋余地。而行政中心东迁带来的不仅仅是行政机构空间转移,更重要的是促动城市格局大调整。 向西:寻找新经济重心 1995年青岛制定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布局规划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棘红滩、上马、红岛、河套、营海、红石崖),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主城和辅城规划为城市相对集中发展区域,环胶州湾的6个发展组团规划为城市适度分散发展的区域,形成 “相对集中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组织结构关系。 10年的开发,青岛东部很快饱和。2001年4月,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胶州湾的天然优势,构筑青岛、黄岛和红岛“三岛一湾”的“品”字形大框架,实施经济发展重心西移战略。以港口西移为先导,一个现代化的大工业体系在西海岸迅速崛起,西海岸的城市空间也迅速饱和。 2003年4月,“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重新勾画了青岛城市发展的路线图:第一步,完成以青岛、黄岛、红岛沿胶州湾形成“三岛一湾”的“品”字形框架,而在三岛发展过程中,唯一能承接在青岛老城区发展之后率先开发,而后与青岛老城区联手带动全市发展的就是黄岛。第二步,从胶南的琅琊台一带起,经过海湾大桥、通过崂山,延伸到即墨田横岛,形成一条300多公里的青岛滨海交通大道。预期目标是,黄岛率先发展,而后与青岛共同带动红岛,形成核心区的“三岛一湾”布局,进而以此为核心,带动这三百多公里形成滨海卫星城市群。 向北:从跨湾发展转向拥湾发展 2007年11月,在尊重历史,深入调研的前提下,青岛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提出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提出青岛未来发展要实施“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构筑“一主三辅多组团”的现代化城市框架,打造环胶州湾地区核心圈层,在全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8年1月,青岛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一战略再次予以明确。 翻阅青岛档案,1942年,日本人规划青岛城市发展时曾提出,在黄岛港及工业背后地开发完毕后,青岛应转向交通便捷、腹地广阔的胶州湾底(以胶州为中心)。 新的城市空间战略和现代化城市框架,把胶州湾推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胶州湾,这个曾经造就了百年青岛的母亲湾将变身青岛的“内湖”,将全方位融入青岛城市生活空间和景观空间。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真正使青岛从跨湾发展转向拥湾发展,推动青岛从半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实现青岛城市功能的高度融合,优化结构布局,形成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新规划中,北部高新区的建设和红岛城市副中心的确立,使青岛城市发展空间向北得到了战略性拓展,为青岛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优化布局提供了新空间。 规划提出,把胶州湾东侧从工业岸线转变为一条全新的生活岸线、经济岸线、生态岸线,推动老城区实现结构调整和功能的转换,缩小困扰青岛百年的南北差距,实现南北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