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占时期五大功能区 欧人区:大致范围是从火车站以东到老衙门 (今人民会堂),北至德县路到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小鱼山一线,为欧洲人生活和商业区。这是青岛市的主体核心。 华人区:亦称大鲍岛区,今德县路、保定路和沧口路、济南路之间的区域,为华人居住和商贸区。与欧人区不同,华人区居住与商业混杂,建筑样式为华洋折中式,街道以中国地名命名。 别 仓储工业区:大体在今栈桥以西,胶济铁路以北的沿海岸地带,作为外贸公司仓库区和工业区。众多德国洋行在这里设有仓库和办公楼,并有铁路支线与火车站连接。 港埠区:今上海路、馆陶路至大港车站一带,这是德租青岛时期最后规划的一个城区。因为中间有两座教堂和砖瓦厂阻隔,港口区与华人区联系并顺畅。 德占下的“模范殖民地”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证明自己的殖民地经营能力,德国力图把青岛打造成为一个“模范殖民地”,与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一决高低。《胶澳租借条约》甫一落墨,德国人即按照“军事基地和商港”的定位,投入巨资,采用当时最新科技规划建设青岛。 【争论不休的选址】 青岛城市选址究竟应在何处?在《胶澳租借条约》签订之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外交部、海军部和规划者之间曾争论不休。 当时的城市选址有两种方案:一是帝国海军部方案,二是本地方案。第一种方案源自佛朗裘斯,德国海军部顾问、著名河海工程师。1897年春,他曾受命前往调查胶州湾。作为不莱梅深水港的设计者,佛朗裘斯在报告中指出,胶州湾“东海岸各点”可用来建港和形成居民区,该地相对平坦广阔,且易于防守来自海上的攻击。柏林帝国海军部基于他的报告,制订了一个建设方案。据此,青岛市区应紧贴胶州湾东岸和港口设施布局,即在今天小港和大港一带平坦地带进行建设。 但在青岛本地的德国规划者否定了上述方案。他们在实地观察和测绘中发现,青岛当地 “村庄北边几乎都有高坡遮挡……房屋北墙既无窗也无门”。就气候而言,青岛冬天盛行北风,夏天盛行东南风,青岛居民筑屋而居的本土经验是对环境最好的回应。受此启发,德国规划者认为佛朗裘斯所选地点向北敞开,冬季无法防护刺骨的北风,夏凉爽的海风则被前海一连串山丘挡住。而山岭南麓面向前海一带,才是正确选择。 而从城市景观方面考虑,选择面对前海湾的山岭南麓建城,可眺望蔚蓝的大海、黄色的沙滩和海上的岛屿,到处是“岩石山岭的天然美景”,这些都可以有意识地纳入未来城市的景观和建设规划内。 【先港建后城建】 观察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图,港口往往在地图中占有突出位置,与其他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德人周密调查证明了青岛的区位优势,但这种潜力要转换成城市发展的动力,首先需要一个港口,其次是连接港口与腹地的交通线。与上海、广州不同,青岛缺乏巨大的水道与内地沟通。 《胶澳租界条约》签订不到半年,德国就仿照香港,宣布青岛为“自由港”。他们认为,港口发达,货畅其流,资本得以积累,生存手段得以增加,客观上必然带动城建和工商。因此,在规划青岛伊始,就充分考虑港口、铁路、城市三者之间的布局关系。采取了城建服从港建,以港口建设来促动城市建设和工商发展的政策。港口作为青岛新城最重要的建设项目,其规划建设均按照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进行。大小港相继建成后,分工明确,小港作为国内帆船贸港,大港则是远洋贸易港。 与港口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铁路铺设则相对有较多灵活性。德国殖民者规划疏港铁路时,充分考虑了它与港口、城市的关系。胶济铁路沿城市西边缘直接铺到码头上,客运线则从港口和市区之间穿过,以尽端方式深入市区内部。此举一方面方便了港口对货物运输和城市客流的需要,另一方面沿城市边缘布置,将外部交通对市区干扰降到最小,从而使铁路、港口与城市达到一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又互不干扰 “三位一体”理想状态,这种布局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独一无二,在东亚所有城市也很罕见。 【日耳曼意志下的早期规划】 因为是一国独占,青岛口又无旧城基础,德国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试图建设一座样板城市。 1898年9月2日,青岛第一个建设规划正式公布,该方案把青岛划分成五个组成部分。德国人一开始就在城市布局中引入富有弹性的功能分区,并通过建筑法规对不同区域的建筑样式、密度和容积率做了明确规定。 在这个规划中,总督府及其他政府建筑布局在观海山南麓,背山面海,处于整个青岛湾的中心位置,门前设有广场,连接数条向外放射的道路。 德国人为什么把总督府放在这里?1958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青岛时曾这样评价:“提督府是当时的市中心,它占用了青岛前海地区,也是观海山下最重要的位置。从这里可以控制山海,指挥全市。从楼上可以看到他们的舰队停泊的情况,观察海上的动静,观象山在北面,信号山在东面;交通上,到港口和铁路车站都很方便;从军事上看,它在团岛与汇泉角两个控制点的当中,所以是当时德国占据青岛神经中枢的最恰当的位置”,“但从整个城市的发展来看将偏处一隅”。 而规划的五个区域中,无论是北边的大港,东北和西南的两个劳工居住区,还是东边具有休闲度假功能的欧人别墅区,全都像卫星一样,拱卫着主城,又利用山地丘陵与主城隔开,空间上形成四个组团,就此框定了青岛早期城市的形态。 【借鉴“香港样板”】 德国规划者还借鉴了香港样板,按照中国风景画中山水对比这一始终呈现的主题进行规划,“即使城市中那些起伏的地面,固有小溪和道路也不能强行消除,以图方便”,把城市街道、建筑、自然景观等元素合理搭配,打造优美和谐的城市空间。 青岛市内多山,德国人的道路规划采用自由布局与不规则棋盘状相结合的手法,道路走向上,一方面配合等高线的方向,使道路依山就势,曲折有致,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和山、海、建筑物相配合,使道路尽端和转折点上都有良好的对景和借景。例如,青岛路以总督府为轴线主体;火车站是广西路、兰山路尽端的对景;基督教堂是江苏路、沂水路和平原路的对景。贮水山、观海山、信号山、鱼山、青岛山这些山头,在许多路上都可以看见,更增加了山城的城市风格。南北向主要通道则尽量避免因弯曲而带来视觉障碍,让视线直接通海。 青岛道路在纵断面上,有许多也和两旁建筑作了很好配合,如在天津路以南的中山路是上坡,在德县路口就微微地向西转折一下,使得从坡下向上看,就因街道转折而不致看着 “茫茫的苍天”;中山路从天津路往北是一个凹下的纵断面,在街景上更有深远之感。城市干道并非一定要取直,正因为曲折,才增多了街景的变化。 建筑物布局考虑到青岛的地形特点,使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一些重要的公共性建筑,如教堂、观象台等建筑多位于高地或山顶上,与各山头一起,形成变化丰富的天际轮廓线。在建筑材料选用方面,以黄墙和红瓦为主,加之不遗余力的绿化,在蓝天碧海衬托下,构成了后来所说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黄墙”,成为当时亚洲最佳景观之一。 就单纯的城市规划而言——梁思成先生认为,“德国人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建设青岛城市,是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范例。” 火车站曾想设在栈桥附近 1898年8月16日,青岛第一份城市规划方案草案出炉,时任港口建设负责人格罗姆施做出一项重要决定:把青岛火车站安放在栈桥附近,目的是建立铁路与海运之间产生互动。 但是,格罗姆施忽略了,栈桥用做码头仅为权宜之计。因为自1897年5月佛朗裘斯完成胶州湾测量调查后,就确定要在胶州湾内锚地建设新的青岛港。栈桥只是在大港竣工之前发挥码头的功能,一旦大港建成必然失去作用。 另外,在这份方案草图中,铁路轨道的走向在靠近栈桥之前形成一个90°的圆弧。担任山东铁路公司青岛总办的锡乐巴是个经验丰富的铁路工程师,他曾在湖北帮助张之洞规划修建大冶铁路,勘测京汉铁路,并与盛宣怀建成上海第一条铁路。锡乐巴和胶济铁路的另一德籍工程师魏勒看到方案后,都认为火车站设立栈桥位置并不合理,且实现的技术难度很大。 1899年3月13日,魏勒代表锡乐巴向山东铁路董事会报告关于火车站另行选址的想法,但是遭到胶澳总督府的强烈反对,双方争执一直持续到10月,争执的关键在于柏林山东铁路董事会的技术领导盖德兹,他试图夺取青岛铁路工程的领导权,“甚至想从柏林决定每一座桥梁打桩的类型和方式”。锡乐巴最后忍无可忍,致信柏林董事会公开批评盖德兹“技术上不成熟”。最终青岛火车站还是按锡乐巴的意见转移到现在的位置。此事之后,柏林山东铁路董事会不再像此前那样干涉工程的技术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