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前添所“211”名校 今后十年,青岛市将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青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调整机制。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 ,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高等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促进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高校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支持国 将高校和科研院所融入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把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突出的世界一流综合类海洋大学,进一步彰显海洋学科在全国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国家海洋战略和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加强多层次合作共建,提高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围绕青岛传统产业的调整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在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分别遴选10个左右重点特色学科(专业)群进行市校共建。支持政府部门或行业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基地(联盟)和多学科智囊团、开放式研究机构。发挥好高校在青岛主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领域和海洋科技等优势领域的知识创新作用。 在十二五期间,青岛市要完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届时,驻青高校将又添一所“211”名校,对于青岛学生也是一大利好。 ■终身教育 青岛要建设学习型城市 为让更多离开校园的人,都随时接受自己需要的教育,青岛下一步将在终身教育上有所突破。青岛将健全继续教育机制,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鼓励市民通过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鼓励在职人员带薪培训。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树立让学习融入生活的观念,大力发展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积极开展与市民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中小学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建立并完善推进学习型社会的保障机制。 进行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适应各类人群个性化学习需求,构建和完善多功能、综合性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终身学习服务设施网络,促进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加强终身学习基地建设 ,发挥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和远程教育中心的功能,建设青岛市远程教育资源库,形成“一库多网”的网络学习资源体系。到2015年七区数字化学习中心配备率达到100%,五市达到60%;到2020年全部达到100%。 ■免费教育 将扩大免费教科书范围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将进一步健全弱势群体的入学保障,在更大范围内实行免费教育。自2011年起,对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残疾学生实施免费教育,并逐步扩大到学前残疾儿童和中小学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大幅度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提高特殊教育教职工岗位津贴。 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格局。迁建青岛市盲校,建设好青岛市中心聋校,全面承担视障、听障教育任务。 2015年前30万人口以上的区(市)均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加大区(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力度,满足提高智障教育质量的需求。加快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 此外,青岛市还将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提高义务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努力提高资助标准。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配套政策。巩固完善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深入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青岛市还将扩大免费教科书范围,并争取制定更多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新优势 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 在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上,青岛会根据自己的特点,确立一些新优势的突破。比如,在素质教育的突破上,将加强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融综合实践、海洋、环境、科普、安全和国防教育以及社会体验、生存拓展训练等为一体,国内一流的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 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突破上,要以提高教育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重点,主要探索:各学段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机制;建立巩固的海外培训基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多样化途径;办好各类国际学校的路径;建设与青岛现代化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对外教育服务体系;青岛与长三角、环渤海湾、山东半岛其他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地区教育合作的有效机制和合作项目。 此外,青岛将在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上有所突破。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以中小学生人生导师的要求重视班主任的培养、聘任和考核。 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尊师重教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鼓励教师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执教。落实和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设立青岛市教育突出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