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昨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以下称纲要)正式发布,各区市就纲要进行了讨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各区市的教育发展思路。 学前教育普惠工程全面启动 为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纲要》中指出,要在2015年前按省定标准建好150所镇(街)公办幼儿园和1000所左右的农村独立幼儿园,镇(街)公办幼儿园公办教师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50%,每所农村独立幼儿园和附设幼儿班至少有一名公办幼儿教师。 2020年前城乡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占幼儿园总数和在园幼儿总数的80%。到2015年全市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标准,2017年前全部达到省定标准。 据悉,为实现《纲要》制定的目标,其他各区市均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今年市南区将新建2处公办幼儿园,力争到2013年使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所占比例达到80%。四方区将构建“公办为主、民办补充、多元并举”的学前教育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至2013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区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10%。至2015年,全区公办园占幼儿园总数的80%以上,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85%以上,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李沧区将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幼儿园20处,同时制定《李沧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以公共财政支持、政府补贴、规费减免等为主要形式的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到2013年全区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到2015年达到80%,8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等。另外,崂山区也将结合区域建设的整体规划,开工建设一批公办园,黄岛区将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公办集体幼儿园27所,其中2011年新增6~7所公办园等。学前教育的普惠工程在全市启动。 师资建设依然是关键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十二区市的讲话中,均把教师队伍的建设当作了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市南区提出将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训,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快干部的专业化进程,同时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实施“优秀校长培养行动”,打造一支高素质校长队伍,启动 “师资分层培养的五项工程”,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继续加大教师的交流力度,尝试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改革,形成灵活的师资结构。市北区则提出要成立区级教师发展学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和管理者队伍。四方区表示将以该区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为带动,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五年内具有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的教师比例新增7%,重点培养1-2名特级教师、5名以上的省级教学能手。并实施教育人才“引智工程”,以国家级、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和省属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为重点引进对象,吸引一批优秀毕业生到四方区任教。同时落实《四方区中小学教师培训五年计划》,全区教师五年内接受培训时间每人累计不少于240学时。李沧区则将实施新一轮教师培训,五年内对所有教师轮训一遍。继续深化以“礼”和“仪”“经典阅读”为主题的教师人文素养培训,同时,成立并扩大 “名师工作室”,投入专项资金、加大培养力度,在十二五期间,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对该区教育发展有一定带动力的名师、名校长等等。 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我市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纲要》指出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进一步向财力困难区(市)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办学条件差距。莱西市将投资2.5亿元,拆除重建目前剩余的2.6万平方米危旧校舍,抗震加固55万平方米校舍,用三年时间达到七度抗震设防标准;投资6900万元,用三年间彻底解决54所农村小学师生吃热饭、115所学校冬季取暖、125所学校改厕治污问题;2012年前投资5900万元,完成65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确保全市所有中小学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用五年的时间,投资1.85亿元为所有学校接入光纤、建成校园网、实现“班班通”,为所有师生按标准配备计算机,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市南区将进新一轮现代化学校建设工程,加大相对薄弱学校改造力度,今年将完成5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缩小校际差距。市北区将在今年更新中小学校电脑2570台,完成“班班通”升级换代,力争到2013年,全区中小学校园网覆盖率和光纤接入率达到100%。李沧区则利用“两改”工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有利契机,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处。 开展九年一贯制办学试点 据了解,我市将从今年开始探索九年一贯制办学,市北区将进行青岛53中与师范附属小学合并九年一贯制试点,组建台六教育集团和市北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共同发展。四方区则计划在五年内新建10所左右硬件设施达省、市规范化标准的中小学,建立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合并、撤销、置换等方式改造现有规模较小、布局不合理的相对薄弱学校,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015年实现全区85%以上的中小学通过现代化学校验收。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为适应各类人群个性化学习需求,《纲要》指出要构建和完善多功能、综合性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终身学习服务设施网络,促进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加强终身学习基地建设,发挥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和远程教育中心的功能,建设青岛市远程教育资源库,形成“一库多网”的网络学习资源体系。到2015年七区数字化学习中心配备率达到100%,五市达到60%;到2020年全部达到100%。 据了解,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将在市南区进行试点,建设社区数字化学习港。市民可在线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养花、健身等教育课程。资源丰富的视频教育课程将满足市民生活中各项学习需求。(本报记者 金红蕾 张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