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奢侈品爆炸式消费的今天,全球各国的奢侈品消费也是风起云涌。奢侈品发源地法国已然放弃本土资源,向东方新市场扩张;奢侈品狂潮洗礼下的日本也学会了冷静思考;在美国,新奢侈主义已经悄悄抢占市场;保留着皇室传统的英国仍然是奢侈品真正的鉴定家;而贫富两极分化的印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中国…… 法国:开始节俭的包法利夫人 这个国家诞生过最爱打扮的国王,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之下,有权势的人都疯狂地爱上了打扮——否则会失宠;也诞生过第一代消费主义的奴隶——包法利夫人。英国人用工业革命的技术运煤,法国人用来制香膏、蒸馏香水。奢侈品行业是法国人铸造的。如果没有法国人,整个时尚史就是零蛋。他们一直是潮流的编制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如今,金砖四国崛起(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新钱闪闪发光,在香榭丽舍大道上横扫一切,就像日本人当年那样。法国人不慌不忙,如果你们想消费,就让我们来为您服务好了。于是,法国的时装和香水像它的飞机一样,继续成为出口的拳头产品。 法国人爱不爱花钱? 奢侈品行业的今天是法国人铸造的。克里斯汀·迪奥率先通过注册商标的方式,确立了“品牌”概念。上世纪80年代,普拉达降落伞布包推出,标志了一个时代的开始:讲究做工的家族企业让位于面向中产阶级的规划化生产的全球代工——相对于爱马仕的价格,它低廉得多,工艺也简单很多。 1987年,伯纳德·阿尔诺组建了LVMH集团,随后开始集团化运作,对外通过上市融资,大举收购知名品牌;对内允许各品牌保留独立经营权,共用集团零售渠道,把路易威登、纪梵希、迪奥像卖白菜一样卖到全世界。 法国人在欧元区中也属于爱花钱的。以2006年为例,法国居民收入总额11753亿欧元,扣除1821亿欧元的储蓄额,消费总额为9932亿欧元,占收入总额的84.5%,法国人花去了他们的大部分收入。2000年至2007年,法国的消费平均每年增长2.6%,而德国仅为0.6%。萨科奇政府上台后,做得最多的就是不断为刺激消费而进行减税,以至于反对党抱怨:再减下去,国家都要破产了。但是好日子总是会到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重要的教训。根据法国研究机构L'Observatoire Cetelem的统计,约73%受访的法国消费者同意,金融危机教会他们如何更明智地购物。 成熟的消费观念 当香榭丽舍大道的名店挤满亚洲面孔时,法国人很淡定,因为那是他们曾经走过的路,在经济繁荣、消费主义横行的80年代,他们也曾看到奢侈品就两眼放光。消费领域的乐观主义情绪随处可见,以至于变成某种优越感的来源。设计制造旋转机械表的丹尼尔·洛特说:“一只电子表是有用之物。我的旋转机械表是无用之物。可是就是有人需要。一幅名画不是也没有什么用吗?” 进入新世纪,法国人的确节省了很多。他们不会吃一个月的盒饭只为买一只人造革的皮包,只是因为传说它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依然勇敢地漂流在北冰洋的水面上;更不会为了限量版而通宵排队——所谓限量也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对于露骨的奢侈也会心存警惕。就像“法国第一厨师”贝尔纳·路瓦佐他说:“奢侈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豪华,必死无疑。” 而且,如果已经拥有一两个爱马仕铂金包,就没必要跟来自温州的小女孩排队抢LV了。 窘迫的现实:法国人在变穷变老 根据法国商业中心全国委员会(CNCC)的统计,2010年,法国人去商业中心购物的频率下降了1.3%。CNCC认为,上述现象受多重因素影响,主要来自2010年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冲击、民众对退休法案持续罢工,以及去年年底时发生的雪灾等影响。 中产阶级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悠闲自得了。2008年,法国居民税后可支配月收入中间值为1467欧元。对于收入接近该中间值的人群,每月支付完“强制性开支”,主要指房租、电费等,再支付过食品、交通、医疗、教育等开支,每月大约只能剩下300欧元用于娱乐、服装等消费。在这一人群里,48%的人当年没有外出旅游,37%的人没有去过电影院,34%的人没有汽车。流连名店对于日渐窘迫的日常生活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消费者的年龄构成也主导整个消费市场的走向。奢侈品消费强劲的中年人,已经开始步入老年,而这批人刚好是占最大多数人口的婴儿潮一代人。法国人口不断老化,预计到2030年,超过一半的法国家庭将由年龄超过55岁的人当家。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到2050年,每位退休者只能靠两名在职者供养,而现在则是4名在职者供养一名退休者。更严峻的福利负担,必然带来更多的财政赤字。而经济学家表示,财政赤字可能使民众担心税率上调,从而更倾向于存钱。 放弃Made in France,投向Made in China 在2005年的夏天,法国家庭曾经一度出现过创纪录的癫狂消费,消费增长率分别达到1.2%和1.9%,其中家居设备(家具、电器、家用电子设备等)消费额猛增了4.4%和3.9%,为20年来仅见。但是消费对象却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便宜货”,比如,法国人最中意的冰箱是来自中国的海尔冰箱。在法国雇佣一名工人的成本是在亚洲国家雇佣一名工人的30至40倍。这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产品价格的提高,这让法国产品在市场上很难有竞争力。法国消费者纷纷舍弃本国生产的“高档货”,转而购买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低价商品。 低价风潮太吸引人,打折很厉害的德国的阿尔迪(Aldi)超市在法国境内不断扩张。引得本土连锁超市卡西诺(Casino)等转换思路:增加自有品牌产品的供应,以适应低价市场的竞争。 在吃的方面,冗长的法式正餐也被精简了,开胃酒、前菜、主菜、奶酪、甜点这样的程序很容易致胖,而且这类餐厅的消费通常不低,现在是个怕胖又讲究实惠的时代,2003年,在巴黎10欧元的低档餐馆供应了75%的中晚餐,到2007年上升到了82%。连酒类消费,法国人也比金砖四国的人们节制得多,轩尼诗3000元欧元的顶级产品只有中国和俄罗斯的新贵才会买。 面对逐渐压缩的法国和欧洲市场,法国的奢侈品制造商提出的“东进运动”。尽管夜幕也无法让东方明珠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是卡尔·拉格菲尔德还是在上海的外滩大张旗鼓地做他的秀。那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是腰包鼓鼓的新世界。 日本:“奢侈品信徒” 的冷静期 如果没有经济危机,日本将永远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奢侈品消费王国。再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日本人那样热爱奢侈品了。对顶端名牌的集体膜拜和疯狂追随,让他们写下奢侈品发展史上最为风光的一笔。他们曾在奢侈品市场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甚至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萧条期,这种疯狂的大规模奢侈举动也并未停歇。“品牌即标志”的奢侈品心态,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发挥到了极致。 奢侈品狂潮洗礼下的日本人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从1950年至1973年,日本GNP年均增长率超过10%,创造了当时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经济的飞跃使一批“新中间层”应运而生,据调查,从1955年至1975年,日本人的“中流意识”由42.5%上升到77%——这直接导致了70年代末最早一批奢侈品消费者的形成。对这批中产阶级来说,本土品牌和美国品牌都算不上真正的高级名牌——他们把视线投向了价格昂贵的欧洲品牌,就算节衣缩食也要拥有一款欧洲品牌的手袋或手表,奢侈品开始被视作身份的通行证。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膨胀,进一步推动了奢侈品的遍地开花。疯狂地追随海外奢侈品,已成为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行为,《纽约时报》报道指出:在90年代这“失落的十年”,纵使日本经济陷入停滞,日本人也要购买诸如LV手袋或爱马仕丝巾等奢侈品——这正是受到奢侈品狂潮洗礼中的日本人。 这一阶段在日本最具市场的奢侈品品牌非LV莫属,当时20多岁的日本女性中有一半拥有LV包。1978年,第一家LV专卖店在东京银座开业,同年大阪也开设了分店;2002年,号称“世界上最大的LV旗舰店”在表参道开业,建筑师青木淳为其设计了一座由地上8层和地下2层构成的巨大建筑。开业当天,彻夜不眠的粉丝排成了一公里的长队,至少有1500人挤在一起等候抢购限定品;2003年,LV在六本木开设新店,委托村上隆设计了限量珍藏版的“Cherry Blossom”系列,引发了不少话题;2005年,LV在日本开设了50家专卖店,仅东京就有12家。 有LV成功的例子,日本成为奢侈品牌优先考虑的市场。无论是香奈儿、蒂芙尼还是宝格丽,都先在日本首发,判断市场反应后才在全球推广。至2006年,不到1.3亿人口的日本,奢侈品消费已经占据全球的47%,总共有252家LVMH集团专卖店、115家Coach店、64家菲拉格慕店、50家蒂芙尼店、49家古琦店、37家香奈儿店和34家宝格丽店。对比数据看起来更加惊人:巴宝莉在日本有75家门店,在美国不过32家;爱马仕在日本有64家门店,在美国只有30家;普拉达在日本有35家门店,在美国只有15家。“奢侈品牌在日本吹起了层层泡沫,大量开店,人们在每个街角都能买到奢侈品。”(麦肯锡分析师布赖恩·萨尔斯伯格语) 2008年年初,日本Saison集团做过“日本人奢侈品拥有率排行榜”调查,巴宝莉以30%的拥有率位居第一,其次为LV,拥有率25%;第三位是古琦,拥有率22%;第四位Coach,拥有率20%。而超过70%的日本男性与近90%的日本女性拥有海外高级品牌。 “快时尚”挤压“世界第一大奢侈品市场” 但是,日本人的奢侈品消费神话,被经济危机完全打破了。2008年后期,日本进入经济衰退最为严重的时期,“世界第一大奢侈品市场”的光环褪去,奢侈品狂热渐渐冷却。2009年,《麦肯锡季刊》发表《日本奢侈品消费变奏曲》,文中指出:“就奢侈品而言,日本消费者可跻身全球最大的消费群。日本的奢侈品市场价值150亿至200亿美元。但现在,那里的‘大众奢侈品’市场正承受着空前的压力,日本奢侈品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正在发生重大而持久的转变。” 2009年的日本奢侈品市场,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范思哲的全面退出,关闭了其在日本的全部4家专卖店。同一时间LV也取消了在银座开设新旗舰店的计划。事实上,那一年的高端商品销量大幅下滑,日本奢侈品市场萎缩至99.4亿美元,在2008年的基础上下降了16%,市场的规模仅有1996年巅峰时的一半。 2010年8月,《麦肯锡季刊》刊出《日本奢侈品消费者的脉象》一文,对各大奢侈品制造商在日本第一季度的业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奢侈品场增长已经远离日本而转向亚洲大陆——法国的奢侈品巨头爱马仕第一季度在日本的销售下降了约5%,而在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其他国家的销售量却增长了44%;LVMH第一季度在日本的销售下降了7%,而在中国的销售量却增长了25%;瑞士奢侈品厂商Richemont则是截至2010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在日本的销售下降了17%,而在亚洲其他地区的销售量却增长了17%。 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过高的关税也是日本奢侈品市场萎缩的原因之一。据报道,一款在巴黎售价为455欧元(约合587美元)的LV包,在日本售价为77700日元(约合888美元),贵了近50%;在米兰售价为330欧元(约合428美元)的普拉达皮夹,在日本售价为61950日元(合708美元),差价高达65%。 一大批日本人开始选择出国旅行购买奢侈品,夏威夷和韩国是最受他们青睐的目的地,随后是欧洲、香港和澳门。有数据表明:在夏威夷每年700万的旅行者中,日本人占了150万——仅以香奈儿一家为例,这21%的比率就创造了它们在夏威夷50%以上的销售额;另一批日本人则选择了诸如Gilt、Brands4Friends和Glamours-ales之类的奢侈品在线零售商,它们推出的高折扣奢侈品赢得了消费者们的欢心,据Gilt日本执行总裁桑野克己透露,2010年Gilt在日本的会员人数已经增加到40万人。 更多的日本人开始从“奢侈品信徒”的阶段毕业。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呢?从2009年东京最时髦的“快时尚”一词中能够找到答案——奢侈品衰落的同时,以H&M、A&F和Forever21等国际“快时尚”代表品牌先后进驻了原本被奢侈品垄断的银座,日本本土“快时尚”大众品牌优衣库更是扩张至791家国内连锁店(其中有99家位于东京),创下了销售额8个月连续增加的纪录。“快时尚”带领日本人从奢侈品品牌转向大众平价品牌,正如日本著名服饰顾问岩崎竹之说的那样:“在过去六七年,消费者变聪明了,他们开始用平价服装使自己变得时尚。即便以后日本经济好起来,‘快时尚’品牌的销售依然会保持强劲势头。” 美国:新奢侈主义抬头 2010年的圣诞节是美国三年来第一个正常的圣诞节。商家没有被迫不惜血本打折的迹象,库存量也接近于合理水平。零售研究机构“罗宾报告”称,圣诞消费回暖。但是相对来说,与金融危机前相比,奢侈品和珠宝销售额还是下降大约10%。传统的奢侈品领域难以收复失地,但新奢侈主义却已经悄悄地占据了市场。它可以用一个消费主义的例子来概括:现在你可以买一辆售价23万元的奔驰A160,享受坐在奔驰里笑的愉悦,这就是新奢侈主义。虽然你的钱可能不足够买下一辆GL系。 美国价值观回归传统 美国人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教导了全世界:要消费。当然,它的消费内容主要是电视餐、麦当劳、汽车,以及大量的一次性用品等。长期以来,它其实一直是负面又有吸引力的榜样。在之前,或许我们都习惯于抹布和手绢,美国人亲身示范厨房纸和纸巾的便利。用脏了直接扔,于是手绢正式退出了我们的生活,而抹布也不再那么频繁地在厨房现身。只是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成片森林被砍伐。 但另一方面,美国人又有新教伦理的传统在约束他们。它要求人们在道德守则的原则基础上节俭、纪律、勤奋工作,有义务过自我节制的生活。就像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是禁欲主义。所以,经历过贪婪的90年代的美国人,也开始自我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名店攻城略地的主力是中国人,而且呈现低龄化倾向,美国人会在50岁买第一个卡地亚,而中国人很可能在25岁就买了。不是美国人比中国人消费能力弱,而是相对来说,美国人的消费观念更为成熟,没有大量为买一只LV包而吃一个月垃圾食品的狂热白领。而且,最近几年,经济的不景气,让美国人在价值观念有了新的变化。波士顿咨询机构发布的报告中称:相对来说,家庭、储蓄、传统、天伦之乐、稳定感、权威性等,在美国被重视的程度这两年有明显的增加,而奢侈、地位的追求却下降了。 新奢侈主义盛行 就在金砖四国的新富人群陶醉于香奈儿小姐的各种神话时,美国人开始思考何谓新奢侈主义。正如沃夫·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一书中所说的:“镶着钻石的手机,其主要功能还是通话,可有了钻石和黄金外壳,价钱就会吓人,买这样的手机是旧式奢侈。而比如路虎越野车,一个在城市里工作的白领即使只为上下班而购买了路虎,那也算是新式奢侈,因为他把钱放在一个东西的使用上而非炫耀上。”讲究实用主义的美国人尤其看重这一点。 “新奢侈品”也不再是高高在上,无可企及了。最典型的便是美国的Coach包,有人恶毒地说它是美国Ourlet内卖的大白菜,充满假模假样的Logo字母。但它还是广受欢迎,至少让很多中国人相信,如果拥有Coach的一个包,你便拥有了一件奢侈品,而且它还比LV便宜。 在西尔弗斯坦的《奢华,正在流行》一书中,说到百达翡丽手表的一个广告:你不可能真正拥有一块百达翡丽,你只是开创自己的传统。的确如此,大多数人只能围观广告,惊叹于传家表的不菲的价格。但是中产们也并未完全没有希望,至少你可以买一块浪琴表,它的价格不过是百达裴丽几十分之一,而且,连赫本都做过它的代言人,某种程度上的确也是代表了一种优雅的气质。消费带来民主与平等体验,新奢侈主义更让人坚信了这一点。 在衣着方面,如果买不起Calvin Klein,至少还可以买CK,更不用说H&M、ZARA等的风行,2010年,连老派的美国梅西百货都与麦当娜母女联名推出针对中低端市场的“物质女孩”系列,以迎合广阔的年轻市场的青睐。 富人们开始低调地花钱 在美国,某个穷街陋巷的小混混,某天突然因为唱Rap出了名,才会将金灿灿的品牌Logo挂在脖子跟前。对于那些已经富过好几代的继承人来说,只是把奢侈消费作为与其地位相匹配的生活方式。他们很排斥明显的Logo,以及任何炫耀性的财富展示。不过,他们在整个奢侈品行业中不算活跃度高的,只贡献了100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7%。 美国富人已经过了洛克菲勒第一代的挖油时代,他们不再需要依靠消费来确认自我。至于像希尔顿这样的IT Girl,炫富不过也是生存之道,她以此成名得利,不过是生意的另一种。在金融危机之后,那些坐私人飞机去小岛度假的华尔街大鳄胸前都被绣上了红字。成熟的富人们开始在花钱上变得更加低调,以便看起来和大家一样。度假计划可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减少了坐私人飞机的频率,而是乘普通商业航班,或者与人拼飞机。而且他们认为有必要这样做,也认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这种低调作风有时都看起来有点过于谨慎。为纽约巨富提供购物服务和风格建议的巴里称:“富人们开始认识到过度开支的问题,他们不愿意让人们看到他们回家时手拿路易威登或者香奈儿的纸袋。”一些购物者要求名店将他们所购买的奢侈品放在普通的白色纸袋中,或者直接帮他们寄回家,这样他们在走出商店时就不用拿任何袋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