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晒账本"别只公布"天文数字" 继去年3月国土资源部第一个在官方网站公布部门预算后,又有74个政府部门晒出了自家账本,这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进步。依此看,实现“三年内公开中央部门预算”的承诺已不成问题。 然站在公众的角度看,政府部门的预算仅有公开还不够,关键是要让公众看得懂、弄得清、搞得明。晒账本的目的,不仅在于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公开,进一步拓展公众监督渠 而纵观已经公开的地方和部门预算,晒出的大都是一大摞“天文数字”,对资金的具体投向、钱到底怎么花,往往高深莫测,闪烁其词。表面看,预算是公开了,可民众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连中山大学的财税专家也曾慨叹预算“天书”难懂。专家都看不懂,民众如何去监督?无法监督的公开,也就沦为了一种虚假的形式。 公开的意义在于监督,这就要求部门预算应该清楚细致,让一般人都能看得懂。在这方面,香港的财政预算公开就值得学习。香港每年的财政预算方案十分详尽细致,甚至细化到购置一张座椅。显然,如此细化的预算,不仅交给了民众知情权,更激发了民众的监督热情,从而推动公共财政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部门预算公开必是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我们期盼各部门在今年的预算中,能晒出一份份让代表、委员及民众满意的账本。(东方网/陆志坚) 期待账本“晒”出牵引力 越来越多的中央部门主动亮出“账本”,表明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统一。中央层面预算公开的大踏步前进,相信会产生巨大牵引力,有力推动财政预算的公开。这对确保落实人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大有裨益,也有利于预算工作科学化进程的推进。 也要看到,预算公开工作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公开范围还不够广,很多应该主动公开的单位还没有动静;预算公开还过于笼统粗放,公众关心的民生项目支出,有些仍然无法确知;预算公开的时效性还不强,不利于人大代表的审查和公众的参与,等等。我们相信,中央部门“晒”预算的牵引力,能够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断拓展预算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人民日报/郭文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