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24 13:56:43 新华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科学发展谱新篇——转方式、调结构,中央企业努力做强做优做大,踏上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新年伊始,在天津汉沽的滩涂上,国投北疆电厂海水淡化项目自来水供给能力由试运行阶段的每天8000吨提高至3万吨,淡化海水大规模流入寻常百姓家。

  但海水淡化只是北疆电厂循环经济链中的一个环节,一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发电、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再利用等“一举多得”。

  “虽然目前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还没体现出来,但作为中央企业,我们必须为未来发展做技术储备,也要在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方面发挥投资导向作用。”国投总经理冯世栋说。

  中国华能燃煤发电年捕集二氧化碳3000吨示范工程、国投雅砻江水电开发项目、中国建材余热发电技术改造……一大批中央企业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路径,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赢得了发展新空间。

  仅在2009年,中央企业就投入878.4亿元实施节能减排;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超过2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3%,中央企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自主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5年来,中央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在高铁领域,中国人用5年走完发达国家40年的路,创造了运营时速486.1公里的新纪录;

  在航天领域,中国人用修2公里地铁的钱铺就了38万公里的漫漫奔月路,这是中国“嫦娥”缔造的惊人效率;

  在电力领域,中国人用5年研制出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建成世界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这是中国输电技术的巨大跨越;

  在通信领域,中国人完成了“TD-SCDMA”3G国际标准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商用,推动“TD-LTE-A”入选4G国际标准,实现了从3G的追赶到4G的领先;

  ……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80后一代生育高峰来临 孩子面临一生排队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