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国家脊梁 负重致远--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纪实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24 13:56:43 新华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2006年时,尽管中央企业的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但布局和结构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行业分布面过宽,95个大类行业中涉足86个行业,企业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产权结构单一,缺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展缓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6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加快推动了国企改革重组的进程。

  2010年2月8日,东航和上航联合重组的“新东航”全新亮相,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

  诸如“东上重组”,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改革重组的大潮此起彼伏。5年来,中央企业数量从169家整合到目前的122家,但资产总额却实现了翻番,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改革重组波澜壮阔的同时,中央企业自身也在“强身健体”。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铝业公司曾经是利润大户。然而,一场金融风暴让铝价“高台跳水”,中铝立时陷入了亏损泥淖。

  24万职工要吃饭,近4000亿元资产要保值增值,怎么办?

  中铝毅然选择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压缩近30%;实行新的战略管控型管理模式,下属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拓展业务链条,加快发展矿产资源产业;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先进企业对标学习……

  改革让中铝重新焕发了生机。“从2008年到2010年10月,每吨氧化铝和电解铝的完全成本分别降低365元、724元。”中铝总经理熊维平说,“2010年,我们实现了年度整体盈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增强中央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以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为突破口,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中央企业用人机制更加灵活。

  目前中央企业已从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00余名高管,其中还包括一部分正职。“公开招聘打破了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和身份界限,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使央企‘官味’越来越淡。”赵欣说。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央企业及其下属子企业改制面超过70%,大部分中央企业的主业资产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2.88%、净资产的68.05%,营业收入的59.65%都在上市公司,中央企业的核心资产大多集中在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可以说,中央企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独资企业,而是产权多元化的独立市场主体。

  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有32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工作,外部董事占了半数以上,董事会在科学决策、风险防范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赵欣说,“譬如宝钢引入外部董事后举行的首次董事会上,外部董事就对一项投资计划提出了异议,要求分析风险点,提出防范措施。”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80后一代生育高峰来临 孩子面临一生排队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