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100岁移动灯塔今晨靠岸退休 将存团岛展出(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05 15:51:20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灯船“劳模”退休了派出新船去“接班”

    “对于一艘100年的船只来说,这算是保存得相对较完好的了。它对研究航标文化和当年船舶制造工艺、生产力水平,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姜鹏告诉记者,这艘船一开始便是按照灯船来制造的,1911年出厂之后便投放到天津大沽灯塔服役,当时叫作“大沽灯船”。在天津服役70年后,1981年9月24日由天津航道局移交北海舰队航保处管理,投放在胶州湾中沙水域使用。 1982年12月25日,又移交给青岛航标区管理,随着航标改革的变化,一直延续到今天的青岛航标处管理。据了解,该船共服役接近100年,而其它灯船的平均服役年限仅为30年,与其它灯船比较,该船可谓是灯船中的“劳模”。该船退役之后,青岛航标处将投放新的灯船到老灯船原来的位置“接班”。

    原名“大沽灯船”天津服役七十年

    上午,记者电话连线了天津海事局航标处退休专家王汶。他告诉记者,这艘灯船在天津时被称作“大沽灯船”,是中国服役时间最长、使用年限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灯船。 “1860年天津口岸开放之后,进港仍需要通过老航道。所以这艘船上岗后就被放在了大沽河航道。当时和它同期服役的伊敦号,在航标方面作用可没它大。 ”王汶告诉记者,当时伊敦号虽然也被改装成了灯船,但是由于伊敦号体积较大,主要作用是为难靠港的大船提供停泊,以及储货作用。 “大沽灯船是一艘地地道道的灯船,所以引航还得靠它。 ”王汶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专家能准确说出这艘船是哪个船厂制造的,但可以肯定是中国造的。目前有不少专家认为,它是当年北洋水师的天津大沽船厂造的。 ”王汶还提出了一个小建议,“从船舶建造的习惯来说,船舱的某个部位里可能标有建造的相关信息,可以趁这次大休查找一下。 ” 名船“伊敦号”和它是“战友” 上午,中国航标协会秘书长李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00岁的“中沙灯船”身上有着不少传奇故事。中国航运史上最著名的 “伊敦号”就是它的“战友”,两艘船曾并肩在大沽口岸为进出天津的船舶指引航向。

    1872年,李鸿章向清朝廷上奏的《试办招商轮船折》得到批复。轮船招商局从大英轮船公司购进蒸汽动力铁壳邮船“伊顿号”。 “伊敦号”是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拥有的第一艘商船,是中国第一艘在国际航线上航行的蒸汽动力商船。 1878年,天津海关将“伊敦号”改装成灯船,在大沽拦江沙坝外引航。 1911年“中沙灯船”在大沽上岗,与 “伊敦号”并肩战斗。 “伊敦号”一直服役至1978年才退役,正好也“值守”100年。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去年青岛新房狂销10万套 续写楼市新神话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