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文化服务惠及城乡百姓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07 15:56:10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文化服务惠及城乡百姓 ——“十一五”青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

    上个月到市博物馆出席活动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姜正轩遭遇了一次意外的堵车,堵车的地点就在博物馆的大门口,熙攘的人群封住了车路,但此情此景却令这位城市文化主管部门的 “当家人”内心充满了喜悦。在过去的五年间,作为城市重要公共文化设施的博物馆从门庭冷落到每日固定数百人的客流,正逐渐摆脱人们对其展览内容

单一的成见与诟病。姜正轩认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正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一个直观的参照,拥堵在市博物馆的人群就是过去5年青岛城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升级的一个直接映证。

    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全面升级

    如果将过去5年间的青岛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用一个坐标图来显示,它无疑将是一条由低到高不断上升的曲线。历史性的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从这一年4月开始,我市先后有42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和群众艺术(文化)馆以及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免费开放带来了平均20%以上的客流量的增长,也促动了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升级。

    市博物馆馆长刘元鸣认为,作为地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博物馆,必须针对不同观众群体,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挖掘展示其地方特色文化,以此来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免费后,市博物馆创新推出了“当代艺术空间”“奇趣互动空间”“精品鉴赏空间”三个特色项目,将青岛民俗、民间手工艺,以及代表性的展品重新编排设置,与参观者互动,服务内容的升级不仅赢得了人气,还使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上声名雀起,赢得了同行的赞誉。

    市群艺馆和市图书馆也以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文化活动、艺术培训及讲座,成为城区市民周末必到的文化活动中心;新近加入免费行列的市美术馆,也不断创新展览形式,拉近艺术与普通市民的距离,此前他们在陶艺展上开设的陶艺课,在摄影展上举行的音乐会,都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分享艺术,也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到了更广大的城市群体。

    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趋于完善

    更大的变化与更广泛的覆盖来自基层,尤其是乡村。市群艺馆馆长王洁告诉记者,以往和同事们到各区市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常常没有固定的地方来组织规模较大的培训辅导活动,只能分批次进行。现在,市内各区文化馆的面积全部在3000平方米以上,达到国家一级馆的标准;周边县市的文化馆的面积也都在7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之间,社区及村镇几乎也都建有自己文化活动中心。

    从2005年到2008年三年间,青岛共投资4.64亿元,用于改扩建了167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84处镇综合文化站和3600处村文化活动室。不仅实现了“县县有两馆、镇镇有文化站”的目标,而且在全国提前两年实现了文化部提出的“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这些延伸到最基层的舞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参与与观赏文艺演出的平台,王洁和到乡镇培训地方文艺骨干的群文辅导团的成员们于是能够将培训的覆盖面拓展得更大,甚至直接将培训班开进农村文化大院或村文化活动室,使更多村民的舞台梦得以实现。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规模拓展

    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为载体,青岛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文化部的文化信息网络资源与本土的数字电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本土政务网的“五连线”模式:通过设在社区和镇村的文化活动中心或活动室,就能同时获取上述的五种网络资源。这一模式也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规模化推进的范本。

    这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与大力兴建的城乡文化广场,也为不断丰富的群众公益文化活动提供了空间。这其中最能体现公共文化服务规模与覆盖率的是一年一度的“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的举办。而此外,每年全市专业文艺院团的公益文艺演出就达1000多场。

    同时由市文广新局组织实施的“益民图书工程”也将愈千个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新市民流动书屋开到不同群体的家门口,同时提供给他们的还有专门策划推出的实用系列图书。这些书屋与已经趋于完善的城乡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相呼应,与“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相匹配,共同拓展了惠及基层百姓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规模。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五年引进10万优秀人才
下一篇:“文化青岛”勾勒绚烂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