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农村整治侵农猫腻何以引国务院强势关注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12 15:46:54 半月谈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农村土地整治必须尊重农民意愿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连续报道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乱象,披露了一些地方打着改革创新、新农村建设的旗号、违规违法圈占土地、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事实,并呼吁坚决制止当下新一轮农村“圈地运动”。国务院及时而态度鲜明的表态和部署,无疑将有效遏制一些地方违规用地的不良势头,而明确宣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

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将从根本理念上正本清源。

    显然,如果听任这场“圈地运动”大规模展开,大量农民自我改变境遇的机会将会被剥夺,乡村社会矛盾会被激化。而且,此举将可能摧毁千百年来的村落聚居结构。本已十分受伤的中国传统文明,也将因此再遭重创。一些地方的拆除村庄、集中居住运动与土地换户籍等运动如出一辙,其实质都是有些地方政府利用其强制力,践踏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严重侵犯农民对土地、尤其是宅基地的合法权益。

    现行《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确认,土地的归属有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两种形态。作为集体的村民对本村的土地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与政府对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是等价的。对于宅基地,农民家庭虽然不享有所有权,但现行法律也承认,这是一种永久性建设使用权。而在农民的传统观念中,对宅基地所享有的权利就是所有权。

    也正是基于这些法律和事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政府或许可以基于新农村建设等理由整理村庄,腾退出一部分农村建设用地。但是,这些土地的产权归属不会因为政府的这些行为而发生任何变化,仍然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集体可以自由地决定如何使用这些土地,如何在村民之间配置这些土地的产权及其收益。由于农村集体享有对其土地的完整的所有权,因而农民宅基地所占用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也完全在农民。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无权随意整理农民的宅基地,拆除村庄,强迫农民集中居住。地方政府对于这些村庄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在过去没有向农村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现在反而觊觎农民的土地,以种种冠冕堂皇的借口侵犯农民对土地的权益。

    对于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理应按照此次国务院会议的要求以及现有的有关法律、政策予以严惩,不仅仅是从用地指标上予以相应削减,而且要追究有关地方政府官员的责任。尤其是对那些用暴力手段把农民打上楼的地方官员,更要追究其法律责任。有消息说,已经有24个省区市有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这是很严重的趋势,重疾需用狠药,需要来一场“问责风暴”。(南方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透视行业协会腐败:敛财花样百出 戴着官帽跳舞
下一篇: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牢记前车之鉴加强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