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对海鸥的挽留

    青岛新闻网 2010-07-29 15:18:10
      

        每到冬季,大批海鸥从西伯利亚、中国东北等地飞临青岛越冬避寒。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青岛晚报发起倡议,青岛市民坚持开展“挽留海鸥”公益行动。人们纷纷助资捐款,给海鸥提供越冬栖息的良好环境。

        快20年了,参与“挽留海鸥”活动的青岛市民已突破万人次。青岛为海鸥营造了一个耐以生存的栖身之地。

        每逢寒冬季节,成群结对的海鸥都要从远方飞回栈桥,飞回这个充满爱的“家”。

        挽留行动给青岛带来了什么呢?市民与游客谈了自己的感触。

        家住中山路的周先生说,他是挽留海鸥的第一见证人。自从晚报倡议挽留海鸥行动的第一天开始,每隔一日,他都要到栈桥走一趟,看看海鸥的情况。最初,起色还并不大,慢慢地,随着晚报对挽留海鸥行动的不断深入和大力宣传,市民们护鸥的意识增强了,飞来的海鸥也一年比一年多。从百只、千只到如今的万只。而且,海鸥从过去的惧怕人到今天的与人零距离的接触,实在令他感到欣慰。周先生还表示,从成千上万的海鸥云集栈桥海域也体现了岛城市民的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文明素质。

        市民徐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她是一名美术老师,很喜欢从美学的角度欣赏海鸥。过去,站在栈桥望去,除了静态的回澜阁、小青岛以及深蓝色的海水之外,就难以见到有动态景观。但是,通过晚报十年来挽留海鸥行动,千万只海鸥又成了栈桥另一道亮丽的景观。它们在大海的上空翔降自如,能触动自己的灵感,让人感受美的享受,同时也美化了海边环境。

        前海一带人鸥同戏的景象,令许多外地游客兴奋不已,现在“到前海看海鸥”已列入许多旅行社的游览项目。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从河南来的一家三口,王先生拿着由晚报提供的饲料领着妻子、儿子一起冒寒来到海边投食,引来了上千只海鸥围着他们争食,甚至有的竟飞到他们手中抢食,令他们兴奋、惊讶。王先生激动地说,在他们老家是看不到海鸥的。今天来到青岛能看到如此多的海鸥,而且还与人有着这般的亲密。从海鸥的表现中他感受到青岛人对大自然的爱。待他回去后,他一定会将这一景观告诉更多的河南人。

    文明创建大看台
    城市概况:
      青岛辖7区5市,总面积1090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762.92万人,其中市区276.25万人。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485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7亿元,经济总量、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还曾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青岛是国家海洋科研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高速列车产业基地。青岛200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帆船比赛,正承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
    创建文明城市主题语:
      文明赢得尊重
      同铸美好心灵 共建美好家园
    创 建 行 动
    城市关键词
    城市微印象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康有为:
      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海内无双。

    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
      到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谁信这个现成的海市唇楼,一百年前还是个荒岛?

    国际奥委会主席 雅克·罗格: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微笑的,每个人都是能干、出色的,而且我见到的每个人都十分乐于助人。所以我说,青岛奥帆赛的组织获得了巨大成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奥帆赛。

    著名演员、中国电影表演协会会长 唐国强:
      青岛不但有适合拍戏的自然风光,还有许多富有风韵的老建筑、老街巷,可以把这些都挖掘整合起来,设立一个影视基地,单是一条波螺油子的路就能引来一批导演,肯定比车墩、横店受欢迎。
    博客召集令
      诚挚邀请广大博友从“我”的视角出发,以“文明青岛”为主题撰写博文,分享切身体会,阐发“创城”独见。

    参与方式:
    论坛跟帖(发布解读名城博文及个人博客连接地址)

    活动时间:
    2010年5月-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