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走遍6大菜市场现各种猫腻 定价全凭口音(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7-27 07:16:53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黄瓜价格翻番卖 时间:7月23日地点:山东头农贸市场

    黄瓜2元一斤,西红柿1.5元一斤,鸡蛋4.5元一斤……在这个农贸市场里,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比普通菜市贵上一些,这里就是山东头菜市场。日前记者来到这个自发形成的菜市场,转了一圈都没有看到公平秤。随便询问了几个摊贩,发现这里的售价的确高了不少。“你这里的芹菜怎么比别处贵那么多啊?”在一处菜摊上,其他菜市上卖1元一

斤的芹菜,标价居然到了2元一斤。对于记者的询问,这名菜贩回答称,这个市场的菜价就是略高一点,“大家都这么卖,我卖低了也不好。”

    “要不是周围就这么一个菜市场,我才不到这里买菜呢。”家住海岸路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别看这附近建的都是高档住宅区,可配套设施一点也不完备,单说菜市场吧,除非是坐上一两个小时车,到浮山后或者市南区,否则只能在山东头菜市场购物,价格贵不说,质量也很差。李先生今年64岁,他说,一些年轻的邻居可以开着车,到东部的超市轻轻松松买菜,可老年人行动不便,明知这里菜价贵也只能干吃哑巴亏。

    先听口音再定价 时间:7月23日地点:小港码头

    对青岛比较熟的人,都知道小港码头是购买海鲜的好地方。记者日前来到小港码头,却遭遇了冰火两重天式的待遇。“这份螃蟹多少钱啊?”当记者操着济宁家乡话,向小港海鲜市场的一名商贩询问价格时,对方告诉记者,这些螃蟹一斤卖50元。就是同样一份螃蟹,同样一个摊位,当记者亮出青岛话说:“大哥都是青岛‘银’,不能便宜点啊?”这名商贩先是一愣,然后不无尴尬地说:“看你是青岛老乡,给你优惠价,一斤45元吧。”

    随后,记者在市场上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果口音、穿着显示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商贩喊出的价格就要贵上一些,而小港周边的岛城居民来此购物,价格自动就降下来一块。记者 官华晨王婷 刘文剑 实习记者 樊蕾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10年驾龄的哥提出租车调价方案 你认为合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