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干警在审讯“323”系列案首个犯罪嫌疑人李中杰 ■2009年3月23日,浙江省嘉兴市检察院成立了“323”系列职务犯罪案件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8件46人,涉案金额高达1.04亿余元,4名处级干部、20多名科级干部落马; ■早在2005年,嘉兴市检察院就承担了高检院《构建侦查一体化机制及立法问题研究》课题,并不断摸索实践; ■“侦查一体化”机制的运用不只在侦查阶段,而是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嘉兴市两级检察院50多名反贪、反渎办案干警,统一管理线索、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反贪与反渎工作实现“双赢”。 在浙江嘉兴,说起检察机关2009年查办的“323”职务犯罪窝串案,几乎家喻户晓。检察机关在办理这起窝串案中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38件46人,涉案金额高达1.04亿余元,4名处级干部、20多名科级干部落马,在当地影响之大、涉案人员之多、分布领域之广、犯罪金额之大、犯罪手段之特殊、办案难度之大,都堪称嘉兴撤地建市以来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之“最”。截至目前,涉案的46人全部被起诉,其中37人被判刑。 办案中,嘉兴市两级检察机关从贪污受贿线索入手,深挖渎职侵权案件,实现了反贪反渎办案“双赢”。“‘323’案件的顺利查处,得益于嘉兴市检察机关对‘侦查一体化’机制的研究和运用。”时任嘉兴市检察院检察长,现任浙江省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的王祺国说,虽然这批案件侦查已经结束近半年,那场难忘的战斗仿佛就在眼前。 今年初,因办理“323”案有功,嘉兴市两级检察机关有4个集体和个人被浙江省检察院记二等功。前不久,浙江省检察院又专门发文,推广嘉兴市检察机关“323”办案经验。 “嘉兴市检察院一直注重‘侦查一体化’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早在2005年就承担了高检院《构建侦查一体化机制及立法问题研究》课题,并在随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实践,这一次是难得的实战大检验。”王祺国介绍说。 在浙江,地处杭州湾北岸的平湖市地理位置优越,滩涂资源丰富,有着“金平湖”之称。孙中山曾在当年的《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平湖的乍浦沿海建设“东方大港”宏伟设想。2001年7月,浙江省嘉兴市设立嘉兴港区管委会,统一领导嘉兴港务局、乍浦经济开发区和乍浦镇。 随后,原在乍浦镇任职的一些官员有的进入港区管委会另谋要职,有的则下海经商。经过几年的发展,嘉兴港建成为包括独山港区、乍浦港区和海盐港区的浙北重要出海口。 “嘉兴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中杰有大量资产来源不明!”从2008年8月开始,嘉兴市纪检部门和检察机关相继接到群众举报。李中杰就这样进入了检察院的视线。依靠群众提供的一些零星线索,嘉兴市检察院开始在港区相关人员中摸排。“李中杰拥有多处房产、大量股票,这些与他们夫妻收入完全不符。”办案干警经过半年多的侦查,发现了李中杰的异常。 通过扎实、秘密地初查和缜密地分析,2009年3月23日,嘉兴市检察院决定对李中杰立案侦查。办案人员从李中杰的一个股票账户入手,对他发起“闪电战”,在极短的时间内先后成功突破了至少6名重点行贿人。李中杰到案后,不但交代了在任平湖市乍浦镇镇长、党委书记,嘉兴市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期间收受巨额贿赂的犯罪事实,还提供了平湖市原政协主席郭跃荣和平湖市水利局原局长全保华涉嫌巨额受贿的犯罪线索。与此同时,几个关键的“头面”人物也逐渐浮出水面。 “老鼠咬尾巴,一个接一个”,检察干警结合前期的摸排和线索分析,发现这些看似一起起孤立的受贿个案,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大窝案。2009年3月23日,嘉兴市检察院成立了由检察长王祺国任组长的“323”系列职务犯罪案件领导小组,集中嘉兴市检察院及南湖区、平湖市、海盐县、桐乡市4个基层检察院的50多名反贪、反渎办案力量,当晚进行了战前总动员。随后,这50多名干警在家人和亲友面前突然“集体蒸发”,投入到“323”案件侦查中。 “大多数涉案人在嘉兴港区、平湖市两地的城建、土地、房产等领域跨地区、跨部门任职,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检察干警经过仔细分析后,形成了从行贿人到受贿人,再到新的行贿人,再到新的受贿人的“滚雪球效应”,由原来一条孤立的案件线索,逐渐牵出一起涉案人数达46人的职务犯罪窝串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