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青岛小伙和小姑娘在十一运德州赛区为全运会做志愿者服务 刘海龙 摄
莱芜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外景 刘海龙 摄 滕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外景 刘海龙 摄 6月18日—7月8日,由青岛早报、青岛音乐体育广播、青岛电视台都市频道组成的联合报道组,从青岛出发,在21天时间里“走”遍了十一运的17个赛区城市,沿途采访了新世纪山东的美丽风貌和欣欣向荣的发展宏图,亲眼目睹了各市所举办的全运会决赛项目以及承办比赛的场馆,感受到了兄弟城市和帆船之都一样浓厚的全运氛围。 建筑是一种语言。杏坛孔府,讲述着庄严的文化传承;蓬莱仙阁,寄托着浪漫的奇思妙想,而济南的“东荷西柳”、菏泽的“演武楼”则用她们美丽的气韵召唤着我们在金秋十月享受一场运动的盛宴,其实令我们感受最深的并非各地奉献的精美场馆,而是建设场馆时的量力而行,着眼于赛后利用的超前眼光更令人钦佩。 大型综合赛事过后,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个世界性难题,第28届奥运会后雅典的很多场馆就闲置不用甚至长满杂草。不过场馆的赛后利用在齐鲁大地已经不是问题,很多赛区城市早在全运场馆建设之初就已经谋划好了,这一点山东的“大西北”德州市就走在了前头。 “我们已经和经营北京工体、天津水滴的一家体育管理公司签约了,今年11月1日全运会结束后他们就将接管德州体育中心体育馆,德州市体育局有权每年免费使用德州体育中心体育馆40天。除了每年拿到300万元管理费外,从第二年起这家体育管理公司还要向德州体育局上交100万至200万元的利润。”德州体育局局长李庆丰对于十一运后“以商养馆”的前景显得信心十足。 德州体育中心体育馆之所以能够做到“不投入而有收入,把包袱变财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图纸设计时的“超前性”,“在图纸设计时就兼顾了商业开发的需要”,李庆丰介绍,德州体育中心体育馆建设资金为2亿多元,体育馆为两层结构,一层为大型超市,建筑面积为14000平方米。 21天的时间,我们将各城市比赛项目的筹备和场馆建设情况呈现给了岛城市民,并将青岛帆船之都的热情带给同省兄弟城市,对即将举办的全运盛会进行了大量的预热报道。 回顾21天的行程,有很多令我们难忘的人物、场馆和传统体育活动。人物如酷爱看球的荣成女市长、已是满头白发的奥运英雄许海峰;场馆如济南奥体中心的“东荷西柳”、莱芜的“皇冠”体育场;传统体育如东营小弹球跳上大舞台、日照赛龙舟成健身新时尚等。 感谢全运会,它带来的不只是场馆的增加,更多的还有当地环境的改善、市政道路的扩容,这些对当地百姓来说才是最实惠的。记得在莱芜采访时,记者曾为新建体育馆的恢宏气势和完善的群众性体育场所而惊叹,“如果不是全运会,这些体育设施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建呢。”当地有关部门说过,其实莱芜早就需要一个大型的体育场馆了,但一直欠缺全运会这股“东风”。 “东荷西柳”旁边的全运村在全运会结束后将成为一个大规模的高档小区,而在奥体中心南侧的龙奥大厦日后将是济南市政务中心,随着奥体中心成为济南的新地标,济南市政府的搬迁无疑将带动泉城东部的发展,给济南带来更大的城市空间。正在修葺的道路让车辆又排起了长龙,“到处修路,堵!”出租车司机向我们抱怨。的哥对暂时的拥挤颇有抱怨也在情理之中,怨言归怨言,但这位师傅也不得不承认,忍耐一时的不快,意味着未来的豁然开朗。 感谢全运会,它让人们在享受完“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激情奥运后,接着可以感受“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带来的精彩;感谢全运会,它对济南的改变不亚于奥运会对于北京的改变;感谢全运会,它让古老而又充满文化底蕴的山东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
上一篇:一个好标题的诞生
下一篇:三十年沧桑“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