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 正文

三十年沧桑“讲”给你听

1
青岛新闻网 2009-08-14 10:07:44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浅谈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制作主题报道

    去年下半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引发了一轮媒体必须参与的“新闻竞赛”。青岛早报打破常规,推出了超大容量的“30系列”报道——30个人物、30个家庭、30个场景,在持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特刊以外的日常报道的总量就达到了180个整版。期间,早报收到的百姓来信、来图超过5000件,所有邮寄来的征文还留在我的桌下,沉甸甸的,因为它承载着读者的关注和认可。

    网友“青岛号外”年初推出的“大话2009年青岛报业”一文中认为,早报这组报道好在“可读性”。可读,是对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报纸争夺读者的一道必迈的门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样一组“命题式”的主题报道如何做出可读性?笔者认为,编辑部在策划之初就确定的“讲故事”的报道方式是关键因素。用讲故事的方式制作新闻,当然不是编造事实、悖离真实,而是远离那种简单罗列数据、概念和政策的、枯燥干瘪的应景之作,用人物故事“讲”出有可读性、趣味性、充满魅力的新闻。

    为啥要讲故事?

    大家为啥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有情节,有矛盾冲突,能够吸引人;有人物,有喜怒哀乐,能够打动人。在英语中,“story”本身就含有新闻、报道的意思,所以,西方的新闻理念中,经常把“story”当作“news”的代名词,他们的新闻报道有一种明显的故事化倾向,“华尔街日报体”的精髓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写新闻。笔者读过一本他们作为内部培训教材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在他们的理念中,记者既是事实的提供者,更是故事的讲述者,“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主题报道,从传统的新闻分类上来说属于非事件类的静态报道。它没有即时的、显见的事件,但想让报道“动”起来,就离不开充满矛盾冲突的人物、故事。当一件事、一个人放入30年的时空间隔中审视时,很容易产生错位感、冲突感,这在客观上给报道提供了“讲故事”的巨大空间,关键是如何寻找到“有故事”的人,并挖掘出他身上能够承载“30年沧桑巨变”这一主题的故事。

    早报从策划这组报道起初,就明确了报道的基调:故事性强,以小见大,笔调舒缓,图文并茂。在这一基调的牵引下,才有了后来的“30系列”策划案,通过这组报道的开篇语可以比较清晰地解读出我们的原初追求:“过去的30年,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不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据,也不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还包括一个个写满变化与欣喜的家庭,一段段跳跃着梦想与希望的人生,一个个已经消失或新生的场景……我们的视角对准城市各个角落的普通市民、家庭和社会场景,用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经历,开启记忆的闸门,打捞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我们要走近的这些人,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他们的故事,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是社会变迁最真实的文本。”

    我们将前期的报道策划会“搬”进了茶馆,完全是一种聊天式的“神仙会”。参与者包括报道组成员和编辑部几位熟知掌故的老青岛,在轻松、自在的聊天氛围里,一个个充满趣味的人物、故事浮出水面,这些“聊”出来的东西大都成为此后报道的主角。这样的聊天会连续搞了三回,除了有效汇总了报道素材、细化了报道方案外,还让每名参与其中的报道组成员在采访提前感受、明确了报道的思路和要求。

    故事如何讲好?

    那么,如何才能把故事讲好?笔者认为要尽量做好以下几点:主题故事化;人物细节化;结构人情化;语言视觉化。当然,这是事后形成的一种理论梳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我们做得并不像理论归纳得这般完善,但追求的方向是这样的。

    主题故事化。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报道范围及涉及内容宏大繁复,如何下手?我们首先在这一大主题下梳理出吃、穿、住、行等数十个分题,每个分题从一个人物、一个家庭或一个特定的社会场景切入,挖掘出时代表征性的故事,将30年巨变“热气腾腾”地端到读者眼前。比如策划设定的“结婚”分题,我们具体落脚在“婚宴、婚纱照、结婚大件”三重奏的场景变幻中,通过不同年代百姓故事的真实再现,折射出结婚30年来的巨变。

    多数具体采访题目的确定都是这种由上而下的方式,还有部分是从个体的故事出发,延展出一篇完整的报道。比如,我们在聊到“吃”的时候,提到市民在中山路冒雨排队买绿豆饼的街头一景,一下打开了大家的思路:30年中,岛城的街头上曾经出现过多少熟悉的排队场景,有争购过冬大白菜的,有彻夜抢购商品房的,有冒雨购买奥帆门票的……同样的排队场景却蕴涵着不一样的百姓心情,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于是,我们就将镜头瞄准一幕幕曾经火爆的排队场景,让不同时代的人讲述他们的排队故事,用排队这一扇小窗口直观地映射时代的变迁。

    故事的载体是人,一个主题能否做到有趣的充分表达,人物的选择几乎是决定成败的前置条件。当你寻找到“有故事的人”,恰好他的故事又非常契合所要表达的主题,你的报道距离出彩就非常近了。所以,在单篇报道采写3天一个小周期的情况下,“寻人”占去了记者的大量时间,仅仅为了寻找一个有时间跨度、故事丰富的裁缝,毫不夸张地说,几拨记者先后走访的裁缝店不下50个。

    经历过“寻人”的煎熬,当一个合适的采访对象突然“闯”进你的视野,那种感觉太美妙了。“农民生活”这一分题,曾让我们这些对农村生活陌生的年轻记者畏惧,对这个题目谁都不愿“接盘”。当记者偶然听说一名崂山农民记了30多年家庭日记的消息后,深夜拨通我的电话,我的反应是:“小子,咱俩都别睡了,今晚就商量出采访提纲。”随后,记者采写出《收入、住房、看病——农民日记三部曲》,直接从日记里摘出的家庭故事太鲜活了,甚至连每年给孩子的压岁钱都记录在案,碰到这样的采访对象是记者的福分。

    人物细节化。采访中,我们要求记者,只要允许,尽量延长与人物聊天的时间,缩短与他(她)生活原生态的距离,才可能捕捉到打动人心的细节。这对记者的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前策划,采访中留心找故事、找细节、找冲突。

    在我们每天的碰头会上,汇总当天的采访情况时,记者总要先回答一个问题:今天的采访最有趣的情节是什么,让你记忆最深刻的细节是什么?如果记者回答不上来,他就需要继续采访,如果补充采访还是找不到答案,他只能重新选择采访对象。甚至记者将稿子写出来后,经过反复修改,仍然找不到“点睛”的故事细节,这篇稿子也会面临“枪毙”的命运。在90篇见报稿的背后,还有13篇因此未能见报的“幕后英雄”。对快节奏的市民报来说,这显得有些“奢侈”。但编辑部为这组报道提供了非常好的人员、时间保障,早报首次为了一个主题报道从各部门抽调记者,组建起持续三个多月的临时报道小组,期间每名成员都是放弃各自的行业报道“脱产”参与。

    一个传神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这句话在报道中多次得到印证。记者采访“婚宴变奏”时,注意到被访者保存的一份80年代的婚宴菜单,循着这一细节,当我们将不同年代的多张婚宴菜单直接“端”到读者面前时,不用更多的语言,读者已经非常直观地感受到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茅房,也曾经是青岛的一道独特风景,寄寓着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如今淡出百姓的视野。“四方路上的店铺印名片、广告,工厂上面不写门牌,直接写上‘四方路大茅房附近’”。当记者捕捉到这样的细节时,大茅房曾经在青岛人生活中占据的位置立即形象化地呈现出来。

    当细节有了矛盾冲突,有了变化,更能突出主题,更能打动人。记者采访《“大哥大”不当大哥好多年》这一题目时,青岛第一代“大哥大”用户老苏,从家里一堆更换下来的旧手机里搜寻“大哥大”而不得。“这玩意儿现在不稀罕了,放到90年代初,我可当宝贝一样藏着。”老苏告诉记者,当年自己刚买上“大哥大”,坐长途车时,他都把“大哥大”藏在包的最里层,就怕被人抢了,保险公司当时还专门推出了针对“大哥大”被抢、被盗的险种。一部“大哥大”的命运变迁,在这样一个前后对照的细节中得到充满张力的诠释。

    结构人情化。从策划到采访,接下来谈结构,就进入稿件写作的层面了。一篇报道如何谋篇布局,将人物故事表现得悬念迭生,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整组报道中,我们力图摆脱单一的传统“倒金字塔”结构,以更加情节化、人性化的多样结构来“讲故事”。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有意识地借鉴了“华尔街日报体”,特别是导语的写作。

    “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推到读者眼前;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报道必须从一开始就吸引到读者,给读者一个必须阅读下去的理由。所以在我们每次的题目碰头会时,都会专门讨论导语的写作,寻找最“带劲”的切入点。在无法找到有力量、有深度的概括式表达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描述性导语,以一个人物或故事开头,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然后再自然过渡,借着小故事开启大主题,如同剥笋般逐步把所要交待的新闻主题托出,其实,这样的写法在国内的新闻杂志已经通行。下面,我列举两例,一起感受一下描述性导语的模式和技巧。

    “现在堵车,你没什么急事吧?”7月初的一天上午,记者坐上一辆出租,出租司机听说目的地后告诉记者,这条线路正在堵车。“应该是你急才对啊,耽误你挣钱了。”“我开了24年出租,早过了挣钱的年龄了,我现在就是开着玩,不让自己闲着。”一问一答之间,记者很偶然地认识了这名叫刘红国的出租司机。

    刘红国,已经在出租行业摸爬滚打29年了,靠开出租不仅自己换了新房,还给儿子在市北区中心地带买了一套房子。随后几天,记者约着刘红国一起沿街串巷,找寻自己从业以来的“足迹”,重温自己的“出租”人生。(2008年9月2日,青岛早报6版。)

    2008年7月5日下午5时,中雨。路上撑伞的行人急匆匆地走着,路过华阳路与埕口路路口时,鲁紫莲放慢了车速。当年那个梳着两根大辫子、穿蓝制服褂子的小姑娘在她脑海里盘旋,闪着霓虹灯的酒店早已取代了当年的五金公司青联店。这里曾是她人生的十字路口,她从这里开始了下海创业的道路。

    下海,如今已经黯淡的词汇,却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波澜。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私营工商界。人们不再回避“钱”字,见面道一句“恭喜发财”成了口头禅。鲁紫莲,就是这批“弄潮儿”中的一员。(2008年9月15日,青岛早报6版。)

    语言视觉化。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包括准确、凝练、流畅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追求不同风格和更具感染力的表达。真实是新闻的底线,然而要把故事讲好,还要强调使用有魅力的文字来增加报道的吸引力。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他的语言一定会表现出视觉感和旋律感。你要是不相信,建议你找一篇精彩的新闻作品,大声朗读,那么你会感到这篇报道在经过你的舌尖时是何等的自然流畅,在经过你的眼睛时头脑中不断闪回着画面。

    那么如何增加语言的魅力,将故事讲得娓娓到来?笔者认为有一定的技巧可循。一是恰当地使用直接引语,精彩的直接引语往往是报道的点睛之笔。美国有一位著名记者说,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写出来,而是讲出来的,写作要具有对话的特征——仿佛记者正和读者交谈,简单陈述,运用引语,可以使报道内容轻松,作品更容易让人阅读。在使用直接引语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原音重现,记者要做的事情是在被访者的直接话语中选择,而不是为了主题和自己的预想来加工、概括、篡改被访者的话语。有些时候,一些记者总喜欢“强奸”被访者的表达权利,结果出现在稿子中,渔民一直说着讲授的话,儿童一直讲着成人的道理。

    第二,记者要善于运用描绘性语言,要学会再现关键地点的场景。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就像没有场景,就没法拍电影一样。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感受,通过你的文字描写,要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场景的描写要力求细致,运用你的每一种感觉,将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触摸到的全都描写出来。很多记者根本不这么做,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应该这么做。有时候,即使你不在事发现场,你也可以通过采访来了解到足够的信息,只要多提几个问题,比如“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除此之外,充分运用文字的魅力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不会使人感到枯燥,形容词容易使人对事件产生模糊感;让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比如说一顿饭吃了多少钱、一辆小轿车花了多少公款不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用农民的口吻说“一顿饭一头牛,屁股下面一栋楼”就完全不同了;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和理论概念,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

    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记者要始终警惕故事和新闻不是一回事,我们追求的是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故事化处理。故事的特质:事件过程的描述;.情节生动连贯;便于信息传播;有内涵和影响;可能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在故事的这几个要素中,有的跟新闻相符,但“可以是虚构的”则只符合故事,跟新闻不搭边。新闻必须要讲真实性、客观性,如果忽略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对于任何一点新闻要素进行人工扭曲,以适应故事“好看、好听、好传”的需要,这柄“双刃剑”就会显出它的刺人锋芒。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变动的事实的报道,提供社会公众需要的信息是新闻的题中之义。“讲故事”必须在这样的原则下展开,否则,缺乏信息含量和质量的“故事”不是新闻,而是史料或文艺创作。新闻报道不是记录我们生活的流账,它提供满足受众未知、欲知和需知的信息,这应该是新闻“故事化”的依归。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走齐鲁看全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