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旅游频道> 旅游资讯 > 正文

生死转瞬之间 墨脱之旅惊心动魄(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08-10 10:21:50 21CN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路对于每个人都不相同,有些人相对平坦顺顺利利,还有些人则坎坎坷坷一路艰辛。

    这是一条自找的路,没有人逼我,我也没有平平淡淡地接受,她却成了我这一生中走过的最苦的路,就象走完了人的一生,那么漫长、无尽,却又随时可能终止…

    第一仗就被蚂蝗打得惨败

    有种莫名的诱惑再一次把我带进高原,这是我一个人第二次入藏。

    西藏这个旅行者的天堂,成了一群疯子聚会的地方。吉日、亚旅、八廊学象个疯人院聚集了世界各地敢于冒险、寻找刺激、头脑发热的人,即使你是个正常人来到这里也不会水土不服,转瞬间就会变的异想天开,变的胆大妄为,变成了疯人院里的正常人。

    去过阿里的人不少,走进墨脱的人却不多。

    姗姗是我到拉萨的第二天认识的,仅仅见过两次面,说过几句话。只记得她是广州人,普通话说的很好,音乐系钢琴专业,还有一年大学毕业,想走川藏。所有的印象只是因为她扎了一条很个性化的头巾,属于很可爱的那种。因为民运会车辆都给政府征去了,很难找到去扎打的车。不过那时我根本没有想过要走川藏,就如同姗姗没有想到自己会走进墨脱一样。我们还是不期而遇,就象是早已经安排好的一样。十天后我放弃了由派区翻多雄拉山进去的计划,离开了军分区准备由波密、80K进墨脱。在林芝搭车去波密时再一次相遇就象久别重逢的故人。从此千辛万苦艰难险阻一直伴随着我们,却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化险为夷时来运转。当时姗姗和小骆驼(四川人,中山医毕业,个子不高,黑瘦精干,墨脱路上背工都把他当成了门巴人,因此有了‘小骆驼’的绰号)结伴走川藏。之后我们一同走过川藏‘天路工程’通麦109---102道班到达波密。(通麦有天险之称是川藏公路中最险段,102更是险中之险)所谓的102路面完全由十几米的原木搭建支撑,路面窄且泥浆很多,有涓涓泥石流水由百米高的山颠沟坎穿行其间,陡坡大约有70多度,全是磨盘大小的石头块,雨天泥石流和塌方例行公事般地将这段山路扭曲成S型,这里屈死的冤魂变成了易贡藏布江的轰鸣,伴着翻下的车辆残骸清楚可见。大量有关川藏日记着重着笔与此。102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个司机开车经过一个山村时向村民打听‘请问,哪里可以买到汽车配件’一个村民指指前面的山口说道‘往前走,过了那个急转弯有个峡谷,那下面有的是’。在我走过102道班时也曾叹息过,只是有惊无险安全到达波密。而后,在走进墨脱的日子里,才发现通麦在墨脱路上连小儿科也算不上。

    墨脱在波密人的眼里是个迷,在林芝她是个遥远的神话。(尽管离的很近)

    墨脱路分东线:翻越嘠隆拉雪山走进墨脱。西线:翻越多雄拉雪山走出墨脱。我选择了东线进西线出。(林芝、波密、墨脱、派区、八一)。这是个顺时针的转向,藏传佛教认为墨脱(白玛岗)是鲜花盛开的地方,佛教徒心目中的极乐世界,这次徒步沿着雅鲁藏布江U字形大峡谷行进(转山)其本身就是积德。

    在波密墨脱转运站,我们找到了留着一扎浓密小胡子憨厚的墨脱县县长,普巴次仁(门巴人),他正忙着指挥开山季节墨脱物资的转运。这个全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全年有7、8个月过着与世隔绝生活,所有的物资由卡车运到八十K的地方,再爬上门巴人的脊背挪进县城、乡、村。另一条路,从派区运到松林口,再由背工和马帮翻过多雄拉山背进县城及乡、村。全县的门巴人、珞巴人也乘着开山的季节,进出波密或派区,背运转运物资或部队军需,购买盐巴和食油等,以便储存留用顺便赚点钱。这位面孔黝黑饱经忧患的一县之长替我们安排了去八十K的卡车,又谈了不少有关县里的情况,送我们出门并拍了合影。不幸的是,0934号东风卡车,在第二天凌晨04:00我们到达转运站的前十分钟出发了。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看看那些旅途中的倒霉蛋(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