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魁 连日来,工信部力推的“绿坝-花季护航”互联网过滤软件,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国外研究人员和国内反病毒专家称,“绿坝”存在漏洞,5000万用户可能遭黑客攻击;美国一公司指控“绿坝”剽窃技术,并准备诉诸法律;业界人士表示,此类过滤软件成本不会高于10万元。 看来,截至目前,工信部的“好心”,仍未能办成“好事”。“绿坝”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经过每年4千多万元“天价 “绿坝”来得突兀,推行手段强硬,买断价格昂贵,所涉事项敏感,所以激起广泛关注,遭到口诛笔伐。外界的质疑,一层比一层深入,像剥洋葱皮一样,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将“绿坝”剥了个尽光,最终直抵软件的技术核心,抓住了“绿坝”的致命软肋。显然,对这种复杂局面,工信部缺乏估计,乃至步步被动。 此前,“绿坝”消息刚公布,各种质疑声顿起。然而,技术层面的指责,无疑最具有杀伤力,让工信部无言以辩。用户测试发现,“绿坝”界面不够美观,功能不尽完善,兼容性不好,卸载功能隐蔽,误屏蔽现象严重……种种指责,已足以从市场上消灭一款软件,“绿坝”仓促之间自然拙于招架。尤其是,超弱智的防破解功能,更狠扇了“绿坝”一记耳光,软件实用性大打折扣。 但更致命的是,漏洞被曝光的刹那,如倚天剑横空出鞘,一挥之下,立时斩断“绿坝”。“绿坝”,非但不是屠龙刀,掉不出兵法秘笈,反而疑似豆腐渣,羞处全露。想想看,5000万用户的网络安全,已系于“绿坝”之一身,这简直成了最大的讽刺。 试问,工信部强推漏洞软件,假如导致用户“中招”,被强悍的黑客伤害,该当承担什么责任?换作商业软件出事,用户不过是抱怨了之,最多诉诸法庭索赔,不会激起过多民怨。可是,万一是“绿坝”惹祸,因为存在强制安装,问题的性质立即全变,已经超出了市场范畴,用户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骂个沸反盈天,工信部何以面对? 最尴尬的事情,其实还在后面。国外商业软件公司,以及开源软件社区,纷纷指责“绿坝”剽窃。这一点,尽管遭到“绿坝”否认,却并未自证清白。那么,万一外国人并非信口开河,工信部“天价”买来的确属剽窃作品,才真是把脸面全部丢尽。 事实表明,工信部作为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空凭满腔热情蛮干,会把自己逼上了悬崖峭壁,成为舆论的靶子。 所以说,“绿坝”现漏洞,“天价”难护航——不能为民众护航,更不能为工信部护航。工信部的脑筋,也该换一根弦儿了——少行政,多市场;少强制,多灵活。 |
(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为匿名发表)
上一篇:民营企业将是民族品牌的主角
下一篇:民富根本在于限制政府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