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靠”字诀 靠海、靠风、靠日韩资源……利用地域特点,青岛勾画出了自身循环经济的初步轮廓 一半是蓝色,波涛汹涌的黄海给青岛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天然的优势;一半是绿色,或自然或人工的林带鳞次栉比,其间散布着或大或小的成片绿地,山茶花烂漫,松柏常青。岛城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但是谁又能想到,守着大海的青岛,竟然也是中国北方沿海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有数据表明,预计 反过来说,这样一座外表美丽的滨海城市,在海洋科技的开发过程中,也应该会有另一番景象。 缺淡水的青岛又如何“解渴”是一个首要问题。在经过一番考察和论证之后,这座城市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大海。政府和专家开始提出假设: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或许可以成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此后,青岛开始投入精力实施淡水开发工程。 以360公里的滨海大道为轴线,近年来,青岛分别在胶南临海工业园、黄岛新工业区、四方李沧沿海、崂山沙子口、即墨鳌山卫、田横岛等地建了七大海水利用产业基地,培植工业海水、淡化海水等新兴产业。未来几年内,青岛将实施四大海水淡化工程,市内四区以及崂山区将成为海水淡化应用、综合服务区。 经国家批准,青岛成为了国内首个创建“国家资源节约型技术示范城市”的城市。《青岛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则表明,到2010年青岛将建设成为国家海水利用示范城市。争取海水淡化规模达到20万吨/日,与目前全市日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大体相当。 海水具有天然的自恢复能力和巨大的低位能蕴藏量,自平衡能力强,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解决“吃水”问题的同时,青岛又打起了海水中蕴藏的能量的主意。 海水空调是一种既可制热又可制冷的高效环保节能空调系统,使用海水源取暖和制冷不需要消耗煤炭、燃油和天然气,从而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用量。 借举办奥帆赛的契机,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媒体中心成功应用了海水源热泵技术,设计建设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2008年2月,全国首个社区海水源空调项目启用仪式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岛湾畔举行。该项目的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民用海水空调项目实现了实质性重大突破,也标志着青岛在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海的青岛,还可以靠什么呢? 漫步青岛海岸线,清风吹拂,阳光洒落,你或许会看见,山岭上一座座巨型风车,旋转着优美而神秘的弧线。构造这一景观的,是眼下备受世界关注的风力发电机——是的,青岛还找到了风能。 青岛属于季风气候,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沿海及山地狭长地带的地理位置形成“疾风带”,每年的春季、秋季和冬季的风力资源丰富,风力一般都在3级以上。当风力超过每秒3米时,就适合于借助风力发电,特殊的地理位置,让青岛成为少有的风能资源丰富的城市。此前为迎接“绿色奥运”,一个特别的相关细节是,作为奥帆比赛城市,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还在奥帆基地内安装了风能路灯。 位于即墨的青岛华威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1698.6万美元,装机总容量1.635万千瓦。2003年就已经建成运营,年平均发电达2350万千瓦时,年均售电收入约1800万元。 在开发青岛风能的过程中,迅速扩张的不仅有本土风力发电企业,世界风电配套巨头们亦有慕名而来者,德国SSB公司、贝克曼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等世界知名风力发电配套企业纷至沓来。其中,中德合作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额约5000万欧元,一进入就在青岛沿海海域设立了5台5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大型风力发电项目,并将成为在亚洲设立的最大风力发电机组。 这些本土和国际性的企业和项目,共同为青岛风力发电产业链的快速拓延提供了巨大的助推力。进一步说,青岛之所以能轻易吸引如此众多的国际企业,正是依靠其良好的国际开放程度。 四年前的5月,经国家环保总局(现为“环保部”)批准,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设立,这是国内第一个由企业主导开发的国家级环保生态产业园区,也是中国首个以“国际”冠名的国内环保产业园区。 园区开建之后,中德合作风力发电、中德合资凹版印刷、中德合作环保锅炉及三类压力容器、德国投资和生态建筑咨询、中德合作伏科太阳能、中德合作杜斯曼物业管理服务等项目签订了合资或合作协议,环保园内的“德国园”也随之建立。 德国园是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的第一个“园中园”,按照规划,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布局中,日本园、韩国园等园中园的建立也是顺理成章。 国际环保产业园产业规划主要包括四大类,即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利用产品或技术;污水处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环保设备与材料制造;节能环保型建材、能源替代、高分子材料、可降解塑料等绿色产品生产以及环境咨询、环境科技开发、环保技术交易、环境教育培训等环境科技咨询服务。作为全市的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入园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此外,项目之间有较强的产品链接度。 近年来,以色列以星综合航运有限公司、日本环境经济综合研究所、日本化工机械株式会社、草柳环境株式会社、水清洁系统株式会社、宇部材料株式会社、国际环境设计株式会社、FEM株式会社等环保企业,相继来到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参观访问和洽谈合作。 可以说,开放性是国际环保产业园的重要特征,而青岛临近日韩,东亚资源优势(2384.581,-45.40,-1.87%)明显,“国际”二字并非徒有虚名。颇具代表性的“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园,也是青岛依托于国际资源优势建设的。 “静脉产业”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概念,也就是指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因为这一产业能使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青岛市创建的占地面积达2.2平方公里的新天地静脉工业园区,是中国第一个“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园,也是中法企业共同合作的成果。 青岛是一个能源紧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城市,还是一个滨海旅游城市。这样的城市特征决定了青岛更要走节能、低耗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它的临海优势、风能优势,以及国际开放程度,也为其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初步轮廓。 青岛本土环保企业——天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认为,在全国各地一阵旋风似的上马环保项目和产品的时候,政府一定要稳住阵脚,重视可行性分析,更要根据青岛市的自身特点来制定环保产业的规划。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青岛先后在“海水源低温热泵技术”、“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材料”、“热工、热泵及太阳能技术”、“生物柴油关键技术”、“兆瓦级风电机组设备”等若干领域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开始将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由“点”到“面”应用到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并初步形成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运行体系。(记者 却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