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叶培建院士做客兰州大学演讲时透露——
嫦娥拍到世界最大月球三维图
本报讯 (记者 赵汇)“远嫁”月球7个月的嫦娥一号已于5月12日凌晨1时26分获取了月球南北纬70度之间的影像,不日,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月球三维图将揭开神秘的面纱,公众也将了解到卫星的工作进行时。 6月12日,“嫦娥之父”、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叶培建院士在兰州大学透露,卫星已获得的图
像质量很好,层次丰富。当日,应兰州大学之邀叶培建院士向近3300名师生做了题为“嫦娥一号与中国深空探测”的报告。
立体相机成像细致
谈到远嫁“女儿”的“生活、工作”情况时,叶培建言语中充满自豪。他表示嫦娥一号的月图任务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而完成测绘使命的立体相机,分辨率120米,能够在月球南北纬75度间成像观测(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小,有阴影遮挡),成像细致。
叶培建娓娓道来了“奔月”故事。嫦娥一号在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但最紧张的是2007年11月5日。那天,如果能顺利实现月球捕获,那我国就有了事实上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最后,“嫦娥”做到了。
“嫦娥”8月将经受第二次月食考验
在今年年初举国欢度元宵佳节的时候,嫦娥一号经历了一次月食考验。在月食阴影中,有近6小时无法通过太阳帆板吸收太阳能,相当于处于信号盲区,能量储备成为当时专家们最为担心的问题。在进出月食时,“嫦娥”全靠卫星指针化运转。等“嫦娥”出阴影后,专家们才安心:“嫦娥”运行指数良好,甚至还有储量。
根据安排,嫦娥一号的科考任务将持续到8月份以后。在8月份“嫦娥”还将再次藏入阴影中,经历一次月食。但根据2月份的月食经验和对电池设计预期,叶培建信心满满,“嫦娥一号能经受住8月月食的挑战!”
“70后”托起了“嫦娥”
印象中,航天专家都是两鬓斑白的老科学家。那嫦娥一号的幕后功臣到底有多大年龄?“我们这个团队组建的时候,平均年龄不到30岁!”当叶培建院士说出这个答案时,在场的听众发出了感慨。叶培建说,“这支团队,还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再工作30年”!
叶培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1945年生于江苏泰兴。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5年在瑞士纳沙泰尔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任嫦娥一号工程总设计师兼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