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琳爱近影
走进山东聊城阳谷县刘庙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院里花木葳蕤,一位白发碧眼的美国老太太笑着迎了出来,她就是牧琳爱,今年90岁了,已经在这里定居了9年,是中央电视台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排列前20位的候选人之一、山东省2007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面对面”栏目都对她做过报道。
牧琳爱穿着一件粉色的毛衣,胸前挂着一串项链,显得
精神焕发,充满活力。老人很健谈,说自己正在写一本书,她喜欢思考问题,经常向人提一些科学方面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人能不能不睡觉?她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喜欢读这方面的书。说起为什么到聊城来定居,还有一段渊源。牧琳爱的父亲是美国传教士,与牧琳爱的母亲在开往中国的船上相识并相爱,1917年牧琳爱出生在中国北戴河,从小随父母住在山东聊城山陕会馆附近,一直长到13岁。她常和几个中国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当时中国处于战乱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小牧琳爱看到周围的人受穷挨饿,想帮助他们,却无能为力。她的父母经常给穷人捐献出衣物和食品。离开中国时,父亲对孩子们说:“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可惜就是活得太苦了,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回到这里来帮帮他们。”小牧琳爱记住了父亲的话。
回国后,牧琳爱一家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圣路易斯城,在那里,牧琳爱读完了大学,又转到田纳西州温德堡大学拿下硕士学位。她学的是医学护理专业,为的是更方便为贫苦大众服务。当时她父亲已经重返中国。牧琳爱想学成后也去中国,和父亲一道援助中国人民。拿到硕士学位后,牧琳爱和社会学硕士艾德温结了婚,她向丈夫吐露了想去中国的打算,但是丈夫没有同意。他们居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养育了两儿两女,拥有带花园的大房子和40英亩的私家山林,生活得非常舒适。虽然不能去中国,但牧琳爱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变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感到高兴。
1992年,牧琳爱给山东聊城市政府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查询她童年在聊城的小伙伴周仁杰,聊城市政府给她回了一封长达5页的信,详细地告诉她周仁杰子女的联系方式。牧琳爱深受感动。这一年牧琳爱和丈夫来到中国旅游。在聊城,牧琳爱夫妇受到了周仁杰子女的热情款待,60多年后故地重游,看到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牧琳爱感慨万千。他们又去了桂林、海南、三峡、西藏等地,此时牧琳爱仍有来中国定居的念头,促使她产生这个念头的原因,已不再仅是想来帮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而是经过旅游她更加喜欢这个国家了。艾德温非常欣赏中国的风景,他对妻子说:“难怪你会留恋这里。”
1998年艾德温在美国去世,牧琳爱不顾子女的反对,变卖了自己在美国的房产、汽车和山林,于1999年独自一人提着两只大行李箱来到中国,实现了自己追求半个多世纪的理想,这年她已经82岁。
行前牧琳爱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写信,讲自己要来中国工作的理想和抱负,请基金会予以帮助。来机场迎接的基金会人员听了她的陈述,为她想来中国的执著所打动,把她介绍给聊城市政府。聊城市政府根据牧琳爱想去农村定居的心愿,将她安排在阳谷县刘庙村。那里为牧琳爱腾出村里位置最好的一套院落,把房屋粉刷一新,配齐了冰箱、洗衣机、彩电、电脑、电话、沙发等电器家具,还为她请了一位年轻的女翻译。牧琳爱对欢迎她的人说:“我是来这里扎根的,不是来做客的,如果我的到来给你们增加麻烦,我会愧疚和不安。”她付清了雇用翻译的费用和购买所有生活用品的费用以及房租、煤水电费。
牧琳爱自己动手改造家园,她不习惯用农村的旱厕,就把一只木凳锯短制成简易的坐便器架在旱厕的蹲坑上。她在院子里开辟出花园,种上花草,在院内墙壁上喷绘出壁画,在靠墙的地方堆出一座假山,假山上设置了“喷泉”,在屋里一按电钮,“喷泉”就会喷出水来。她把村里一座荒废的园子拾掇出来,种上花草树木。
她还要把自己的爱给予更多的人,想在村里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听说村里已经有了学校,于是她捐出3万美元,帮学校建起了正规的微机室,开设计算机课。她义务担任学校的英语教师。她特别喜欢孩子,常给村里幼儿园的孩子送糖果和玩具。得知村里要搞绿化,她捐出6000美元购买了近10种树木花卉,和孩子们一起植树。为帮助村民致富,她为村里引进了一种美国优质果树。她在家订阅了《中国日报》,常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牧琳爱还应邀担任聊城国际和平医院的名誉院长,率领该院一个医疗小组赴刘庙村为所有老人做眼睛保健义诊,5位患有白内障的老人的更换晶体手术费用和23位老人配眼镜的费用牧琳爱全部包了下来。每到周末,牧琳爱都要赶到聊城国际和平医院给医生护士们讲课,或讲专业知识,或教英语。她还通过自己的女儿在美国购买一种新的治疗仪赠给医院,请来研制这种仪器的博士来为医院培训专业人员。牧琳爱读硕士时学的是精神病学,她现在正打算在医院建一所精神病院。
牧琳爱在刘庙村居住的9年来,和村里人相处很融洽,村里人把她当作自己人,逢年过节,村里对她和其他村里人一样发一桶油和其他食品,她欣然接受。老人说:“我只要求简单的生活,以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爱护别人,这样我就很快乐。我喜欢中国人,中国人对工作很有热情,对未来很乐观。”老人还要把自己完全彻底地奉献给中国,她向中国红十字会申请捐献遗体,已得到批准,她怕事后被人忘了,就把那个小标志贴在了自己的护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