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封信从中南海传送到了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求是园。这是温家宝总理给浙江大学4位青年学子的回信。在信中,温总理指出:“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回想(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大学时,几乎每个假期都到农村去,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温总理的要求很明确,那就是作为未来建设者
的大学生,应该知农、爱农、重农、懂农,了解农民,亲近农民。仅仅具备丰厚的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将学科知识和基层情况、社会需求有效结合、融合,真正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助力器,真正将知识和实践紧密融合,将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合二为一。更主要的是,这种扎根农村的实践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难得的锤炼,是一种人生功课的必要补充。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继续“行万里路”,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有效对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学生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带有一种难以消除的距离感、陌生感。温总理的“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可谓真正切中了当今大学生的“成长软肋”。这无疑在告诉大学生,要想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就必须摒弃厌农思想、轻农思想,克服“沉不下去”的浮躁心态,真正将自我思考和农民现状紧密结合起来,将自我奋斗和农村火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