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的山村教师,3年来背负着别人的误解甚至指责,独自下井挖煤,利用周末修路、跑摩的,将微薄的收入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2005年日历快要翻过的时候,中国属于刘念友这样的平凡人,中国人用集体性的感动向朴素的英雄以朴素的致敬。
我
想,这种感动,与对一般慈善行为的感动是不一样的。大多人会带着一种愉悦和欣赏的心情看待一般慈善行为,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者、受助者以及旁观者都会有一种和谐与轻松的互爱感,慈善是一种轻松的道德享受———而在刘念友们大慈大爱的善行之下,我们的心情却变得沉重,慈善似乎背负着苦难的十字架,道德似乎披着一层悲情的暗色。
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公民德性,但一个健康的社会,救助民众困难首先应该是公共救济,完备的社会保障网最大程度地把弱者的生存保障纳入其中———不过再完美的公共救济总会有漏洞,所以需要民间的道德自治,即社会自发的救助机制来消化困境。而一个和谐、健康的民间道德自救机制,应该是强者对弱者、富人对穷人的救助。
而现实是:一方面,公共救济的疏漏,导致了对民间道德资源的过度依赖和过度开发,社会爱心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民间的道德自治中,强者对救助的道德淡漠,富人在慈善上的吝啬,又把慈善推给了弱者自身,结果中国的慈善事业很多时候成了“弱者救助弱者”的慈善。刘念友挖煤捐资助学。
公共救济大范围的疏漏导致了对民间道德资源的过度开发,本应是辅助性的爱心救助,成为一种经常性的道德驱使,过度开发对社会道德生态的破坏是巨大的。
民间道德自救虽然是辅助性的,但如果这个社会中的强者和富人承担起应该的道德担当,相信窘境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因为强者有救助弱者的经济能力。而弱者对弱者的慈善,感动中国的同时,更多是在拷问着很多人的心。 作者:曹林(北京媒体从业者)
责任编辑: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