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动机
不久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谈到对预算资金审计监督时表示:“现在,各省市区、地级市甚至县都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这存在很大
的随机性。”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形成了所谓的“驻京办现象”,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各级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还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必将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化,而作为政府管理一个“分枝”的驻京办,也必然要面临方方面面的改革。
此次我们的专访,目的就是能够理性、客观、审慎地解析“驻京办现象”,进而尝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办法,完善驻京办的功能与定位,使之更符合现代政府的理念和要求。
驻京办的“前世今生”
新京报:驻京办属于什么性质的机构?
刘旭涛:表面上,它不属于正式的行政编制,很多单位是把它作为事业编制来看的,但实际上它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因为尽管规定的很清楚,但很多单位常常是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来回转换的。很多地方政府在工作人员不够的情况下,就用了事业编制,用事业经费,但说到底,还都属于公共财政开支的范畴内。所以驻京办的性质,如果从职能来看,肯定属于政府部门,但从编制、经费列支这一块看,可能不完全属于行政编制。
新京报:我国最早什么时候有了驻京办?
雷颐:具体什么时间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驻京办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设立,国家各种资源由中央政府集中起来,各个地方政府就建立了常驻首都的机构。
但上世纪50年代不像现在这么普遍,那时候主要是各个省份有驻京办,还有一些大型企业,像化工、煤矿等本身就是一个副部级单位,所以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就需要设立驻京办。
刘旭涛:古代的会馆也有驻京办性质,有官员到京城落脚,或者考生要落脚,因为封建社会市场经济不发达,大规模的人员进京时会馆能起到联络的功能。国外也有类似的机构,比如行业协会或者大学的一些协会在首都设置会馆,或者叫沙龙,也是起到联络的功能。我上次去比利时,看到他们大学里的一个宾馆也叫做会馆,我们就在那里面住着,他们主要安排大学教授,早期属于一个学术沙龙,慢慢演变成一个招待中心。
新京报:早期的会馆与现在的驻京办有什么不同?
雷颐:那时的会馆大多是民间性质的,而现在驻京办大多是官方的。我们现在的驻京办主要是替当地政府服务,没有做到为一般的老百姓服务,而会馆主要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比如来北京的商人、学生等等。会馆的民间性质反映了与现在驻京办的不同本质。
新京报:目前一共有多少家驻京办?有没有统计数据?
毛寿龙:我没有看到官方公布的数字。可能因为数字是在不断变化的,各省份肯定都有,地市级有的也有,甚至一些县也有。
刘旭涛:省级、副省级的肯定有,应该和这些地区的数量差不多,下边具体有多少就不好讲了,我记得在一本书里看到,大概有几千家。
我个人感觉驻京办问题是目前的一个空白点,它的作用、性质确确实实需要研究和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