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文出自法国第二大新闻周刊《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
世界洗衣机、冰箱的第二大制造企业海尔集团是由一名中共党员领导的。这是一个成功的领导:海尔超过了德国西门子。
一把锤头,但是没有镰刀。这个工具被小心的保存在海尔集团位于北方大港青岛郊区
的总部里。这是一把很有象征意义的锤头:”创业之初,我们的产品曾经因为质量问题遭到了顾客的投诉海”的一名高层领导王安喜介绍说,“当时我们决定把所有的产品都砸烂报废,通过这种方法来向我们的顾客证明海尔把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海尔十分珍惜她的名声。对于这个世界第二大家电生产商来说,“中国制造”这个字眼象征了高品质。在市场运营操作中,海尔不遗余力的宣传:这个品牌无愧于她享誉世界的盛名。这个企业曾经是一家国有企业,但是通过改革,引入了股份制。资产归国有,但是管理方面更为灵活和务实。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王安喜有一份不同寻常的简历:曾任军队干部的他,现在担任集团党委副书记,并且负责集团3000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身为高级管理层的一员,他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总之,是一个专业知识不比MBA差多少的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
说到海尔的扩张发展,王安喜把他比作一场战役。1984年,海尔还仅仅是个只有800名雇员,年营业额不过三十万欧元的国有小工厂。就像闪电战一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68%!--这是一个世界纪录--21年的时间,海尔已经发展成为了拥有50000员工,营业额高达百亿欧元的工业巨头,实力超过了德国西门子公司,仅次于美国惠尔普。海尔集团生产各类白色家电(冰箱,洗衣机等),还制造电视机,DVD机,电脑,无线通讯工具,太阳能、燃气热水器,空调等等,并且集团还涉足车用塑料,制药等行业。
海尔集团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有着称霸国际市场的野心。因为高额的关税和运输费用,日本人从来没有在本国市场外真正打响任何品牌的白色家电。对于这一点,王安喜介绍海尔的经验说:“要实现市场的多国化,就要进行海外生产。”从1998年起,海尔就大力发动国际市场抢夺战。首先是广告攻势--借鉴三星公司起步阶段的经验,开始树立巨型广告牌并在机场推车上边印上海尔的标识。海尔在法国立起了三百座广告牌,其中之一位于巴黎环城公路旁,和一栋18层高楼一样。其次,海尔积极收购各国同领域公司。1999年,海尔取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座工厂的控制权;四年前又收购了一个意大利的冰箱洗衣机制造公司。今年夏天,海尔收购美国本土品牌美泰失败:同两笔美国投资一起,海尔预算用十亿欧元收购美泰,但是失败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海尔进军世界的步伐才刚刚开始而已。在海外制造的产品,海尔品牌的技术是一流的,价格方面却没有太大优势。比如说集团在意大利生产的洗衣机与其他厂商生产的处于同一价位。但是在体积较小、运输成本较低的小家电方面,海尔是在用强大的竞争力对别的其他品牌进行"灭绝屠杀"。在美国,海尔在迷你吧台冰柜的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在日本,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海尔还是开拓了市场。并且海尔正在借助100欧元一台的空调来创造另一个营销奇迹。“如果方向对了,那么便不用费力找出路。”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早期做出的决定之一,便是禁止工人在车间的角落随地小便。这是1984年发生的事情。现在,张瑞敏经常被邀请至各种欧美日跨国集团领导者出席的研讨会。但这位首席执行官总是不忘记他是工人出身的,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没有将贡献归功于个人,而是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青岛新闻网法语频道编译
魏巍 作者:Bruno Birolli,原载于法国《新观察家》周刊)
背景资料:《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周刊简介
原名《观察家》,创办于1950年,1964年实行改革,改为现名。该刊为左翼党团的机关杂志,也是法国第二大新闻周刊。该周刊注重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其言论观点较为激进,经常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道德观念等采取批判立场。面向左派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发行量近50万份。(资料来源:中国驻法国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