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青岛第七中学,德县路事件就发生在附近 |
今年是抗
战胜利六十周年,在7月7日这个发生过“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特殊日子里,市档案馆委托早报独家公布了六个尚未破解的抗战历史谜团。谜团公布以来,市民纷纷提供线索,五个抗战历史谜团陆续有了眉目。昨天,随着一本莱西市民收藏的《沈鸿烈长青岛六载琐记》的亮相,这最后一个抗战历史谜团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市档案局将收藏市民提供的这些珍贵历史资料。
日兵事前曾找入侵借口
莱西市民田秋林家里,收藏着一本芮麟撰写的《沈鸿烈长青岛六载琐记》,书中完整地记录了德县路事件的来龙去脉。沈鸿烈是当时的青岛市长,作者芮麟时任青岛市政府人事处长等职务。
书中记载,日本人曾多次制造类似借口,想登陆青岛。1935年,海关缉私人员查缉日本浪人走私漏税,日本浪人撕破日本国旗丢入海中,诬赖中国缉私人员撕破日本国旗,是对大日本帝国的侮辱,是对天皇的大不敬。日本海军剑拔弩张,摆出准备登陆架势。沈鸿烈针锋相对,紧急备战,同时照会日本驻青岛领事,说明事件经过,提出确凿证据,揭露事件纯属捏造诬赖。“七·七”事变后,日本先在青岛附近海面集中大批军舰。沈鸿烈看到情况紧急,积极备战,摆出不惜一战的姿态。
“日本浪人杀了水兵”
书中记载,日军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制造了青岛“德县路事件”,企图一举吓跑青岛军政当局。1937年8月14日,日本海军派遣几名日本浪人,化装成中国士兵,携带手枪潜伏在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对面的一条冷僻的胡同内,下午2时,一批日本水兵走过德县路,潜伏在胡同内的日本浪人突然开枪,击毙日本水兵一名,击伤二名。日本军方大放厥词,硬说中国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日人生命财产毫无保障,日本海军不得不登陆自卫。
两个“版本”惊人相似
除了芮麟撰写的《沈鸿烈长青岛六载琐记》对此事有记载之外,《青岛志鉴》中对此事也有所提及,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芮麟撰写的《沈鸿烈长青岛六载琐记》中记载一致。
《青岛志鉴》中说,1937年8月14日下午,两名身穿便衣、骑着自行车的人,行至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今第七中学)门前时,突然向两名日本水兵连开数枪逃遁。两日兵身负重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身亡。日本驻青岛总领事大鹰即赴市府,向市长沈鸿烈提出“严重抗议”。声称,日军要武装登陆“保护”日侨的生命财产。
与此同时,日军进入临战状态,10余艘军舰开入前海,炮口对准市区,有4艘驶入大港停泊……岛上新闻媒介披露德县路事件为日本浪人所为。从捡到的弹壳看,也证明是日本制造。日本惯用的栽赃伎俩又一次昭然若揭。记者闵妤徐崇德摄影报道
谜团概述
日本水兵德县路被杀
1937年8月14日,就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不久,日军称日本水兵在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门前时,遭到两名不明身份人的枪击,一人死亡,一人受伤,日军以此为借口提出武装登陆的无理要求,但因其在上海的军事进攻受挫和在青军事力量不足等原因,未敢将事态扩大。这个事件史称“德县路事件”,又称“青岛八·一四事件”,青岛的气氛一度异常紧张。“德县路事件”中日军所述是果有其事,还是无中生有,以此来制造登陆青岛的借口?
谜团回顾
谜团破解侵略罪行又有铁证
谜团一:“皇军会馆”日本的“慰安所”
在青岛,日占时期有一个“皇军会馆”,里面关着许多女人。每到周末,就有很多日军在这里出现。这到底是什么场所?
知情者说法:71岁的市民韩庆提供线索说,胶州城也有类似的会馆,就在城隍庙街东头。会馆里有女招待。1945年胶州解放时,遭日军欺压的百姓拎着“家伙”上街,砸了那个神秘院子。人们发现,院子里有像通铺一样的地铺,地铺被隔成一米多宽的一个个小间,每个门上只有一帘遮羞布,应该就是现在人说的“慰安所”。
谜团二:婴儿尸骨“他们被日本人杀害”
日军投降后,在位于上海路的原日本陆军俱乐部(现工人文化宫)的地板底下,发现了两口大缸被解剖的婴儿尸骨。这是怎么回事?
知情者说法:74岁的赵智生是文化宫的老职工。他说,文化宫和工人剧场原先是日本陆军俱乐部和海军俱乐部。“当时这附近还有日本开设的一所医学院,老人们也跟我说过日本人虐待中国儿童的事,他们都说这些孩子是被日本人杀害的。”
谜团三:劳工墓尸骨从大港运来
上世纪40年代,在青海路地下曾发现过一箱被迫害致死的劳工尸骨。在太平镇,曾经有一大片劳工墓,被日军抓走的劳工死后被集中葬在这里。这些劳工尸骨从哪里来的?他们怎么死去的?
知情者说法:曾在太平镇工作过的69岁老人吴道麟说,那片墓地被称为“乱葬岗”,约十亩。他当时听老人说,被日本鬼子迫害死去的劳工就埋在这里,尸骨许多是从大港拉来的,听说是在日本被迫害致死后运回来的。
谜团四:六道士遇害他们给抗日志士造军火
1939年3月,崂山白云洞的六名道士惨遭杀害。他们是谁?他们曾为抗日做了什么?
知情者说法:白云洞山脚下雕龙嘴村86岁的老村民李月元介绍,白云洞里六名道士因给抗日力量制造军火被杀,一个道士幸存,但因道长遇难而悲愤不已,在雕龙嘴村旁的海边跳崖。《崂山志》中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谜团五:盟军飞行员坠机后抗日部队救他命
1944年到1945年间,盟军飞机轰炸日军机场时,曾在即墨上空被击落,飞行员当场死亡,被安葬在即墨。此外,在胶南,盟军的飞机也曾坠毁,飞行员被当地人营救。谁救了盟军的飞行员?那名被营救的飞行员后来去向如何?
史料记录:胶州文史资料中记载,1944年春,美国派第十四航空队几架飞机在青岛地区作战时,一架飞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在小珠山坠落。国民党保安第一旅姜黎川率领的抗日部队正驻扎在小珠山一带,立即派人营救。美国飞行员叫威廉·则普利曼,抗日力量紧急护送他在游击区治疗养伤,1945年日本投降后,威廉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