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市大力实施培育城市精神、推进人文奥运、创建学习型城市“三大工程”,积极开展“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实践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培育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推进了创城工作的深入开展。
培育城
市精神,锻造城市之魂。我市坚持把培育城市精神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创城工作中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以“诚信、和谐、博大、卓越”为核心理念的青岛城市精神。今年以来,通过开展评选“热爱青岛的N个理由”等活动,使城市精神深入人心。各行各业深入开展了“双学三创”活动,进一步宣传了许振超、曾呈奎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持续创新的良好风气。广大市民在践行城市精神过程中,无偿献血、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行动层出不穷。其中,全市有977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占全国获奖数的20%。
打造“人文奥运”品牌,建设和谐美好家园。作为2008年奥帆赛的主办城市,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大力推进“人文奥运”。截至目前,市民文明巡访团已从1999年的18人发展到市、区、社区三级共2万多人,他们活跃在岛城的大街小巷,做小事、管“闲事”、夸好事、纠错事、谈心事、参大事。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2万人,占市区人口的12.6%,“大学生文明礼仪宣讲演示团”、“周日志愿者行动”等一系列人文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市民文明素养和公共道德水平。
创建学习型城市,构筑城市文明新活力。我市充分发挥400多个社区学校的作用,举办“学习超市”、“百名专家百场讲座”、“公益课堂”等活动,万余名社区教育志愿者对社区居民集中进行法制、再就业培训。各街道社区与驻社区单位坚持“设施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通过联创共建的形式,将单位内部的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等无偿或低偿向居民开放,实现了“居居有”文化活动场所。我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教育阵地、文化环境建设等10件实事,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和31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对千余家网吧的6万多台终端全息式网络监管,净化了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建立了4600多个关工委基层组织,6万多名老同志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开展工作。(张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