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学相长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随着课程改 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地位日渐隆起。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亦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新教育周刊》强档推出“青岛66中教师专业化培训连续报道”6篇,刊发其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成功的经典案例以及典型做法等,
彰显66中的“灯塔”行动,让老师成为“灯塔”,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为早日实现争创岛城名校的战略目标,青岛66中始终致力于高专业化水平教师队伍的打造。校长张玉慧认为,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因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加快学校发展,实现创名校的目标,必须要培养名师,要全面提高每一位教师专业化素质。一个好校长决定一个好学校,这话是有道理的,但并不是全部,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一所好学校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是学校中的名师和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帮助教师发展,就是帮助学校发展,创造名校就必须从培养教师做起。名校的显著特点是有优质的教育,优质的教育的根本标志是对人的关注,发掘人的智能潜能。创建“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特色,就要突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对人的终身发展负责。
66中在帮助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实践的是对教师生命和发展的一种人文关怀。人生幸福是在事业中感受的。人生幸福在温馨的家庭(亲情)中可以感受到,在志同道合的朋友(友情)中可以感受到,但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感受幸福,更强烈和更有持久性。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但只有在创造和成功中才能感受到。人的成功首先在于自身的发展,所有优秀的教师,并不完全决定于他们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在于他们的生命和事业中始终存在着理想,人格,执著,学习和反思。人的发展需要环境。学校对教师的关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教师发展的关怀并为此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亟待更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已成为教师发展的当务之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新的课程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上述要求都可以得到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教师自主培训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觉。
为了使教师尽快成为专家型、反思型教师,建设一个既有教学理论又有教育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群体,66中启动了为期两年的教师专业化自主培训工程。在教育专家引领下,通过教师自主学习和反思,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教育专业化素质。
66中实现的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激励教师做一个执著追求的学习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应把工作重心导向指挥能力和理性心灵的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这意味着教师要学会研究性学习进行反思性实践。因此,一个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者,如果教师不了解学习的意义与目的,缺乏学习的要领与方法,就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习,也谈不上专业发展。
帮助教师做一个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没有反思的教学,缺少研究的教育已不能满足未来的要求。离开实践的研究,已无法回应时代的挑战。教师不再是局外人,不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是“局内”的一个不断反思的研究者或参与者,观察者,特别是某些重复的特定的教育情景下,教师是最适宜的观察者与研究者。
实现教师成为坚持创新的实践者。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教育对象的瞬间发展和变化,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坚持创新的原则。经验的价值正在淡化,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必须创造。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师不再做教书匠,不再因循昨天,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创造环境。
可以说,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就是教师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校本培训的本质就是教师在先进教育思想引领下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66中在实践中摸索出颇具特色的教师专业化自主培训的模式是:“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发现和展示新的教育观”。培训过程的核心是教师的反思过程。学校的责任是帮助教师创造自主学习环境,教师的自我需求心理是自主培训模式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理解和教育实践,掌握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每个教师的教育创新和培养反思型教师的目标。 ■韩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