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自由职业者”(SOHO)
根据《韦氏大词典》解释,自由职业者是:独立工作,不隶属于任何组织的人;不向任何雇主做长期承诺而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别名:顾问、临时工(contingency worker)、承包人、自由代理人、单飞雁(lone eagle)、独行侠(
lone
ranger)、单干户、自由工(open-collar worker)、唱独角戏的(soloist solo
operator)、靠电话联系进行工作的人(telecommuter)、电信通(teleworker指精通电子的人,尤流行于欧洲)、虚拟雇员(virtual
employee)、虚拟企业主(virtual-business owner目前非常流行)。
自由职业者感悟
15年过去了。就某种程度来说,现在的我依然是个上班族,因为我每天还是必须花固定的时间在桌前作画。只是,那是我的书桌,不是别人给我的办公桌。——朱德庸
我叫不上这个SOHO,我只知道报料能带给我可观的报酬,让我成为老乡眼中的人物,我还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和费劲地讨要工钱。——谢宝贵
毕业为了什么?工作。工作为了什么?生活。生活为了什么?理想、快乐、自由……如果我正在追逐理想,如果我很快乐,很自由……那么,可以不要工作吗?当然可以。——吴宏
上班的作息制度,对人简直太苛刻了,我们喜欢自由,我们喜欢不受任何约束来发展自己的爱好,作为成年人我们同时明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胡北
记者亲历——SOHO一族尴尬多
一方面是SOHO群体层出不穷,另一方面,诸多尴尬已横亘于他们眼前,在采访中很多自由职业者都非常关心自己能否像在职人员一样建立并缴纳各项保险,记者试图向有关部门求得答案,结果却发现——
记者先是通过114查到了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的电话,几经占线终于接通,结果是自动语音服务系统,按照提示语音选择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针对自由职业者的服务项目。
记者上网,进入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的网站,在“联系方法”一栏中看到了和114给出的不一样的电话号码,接通,结果工作人员告诉我自由职业者不能办理档案转入,因为以个人身份在人才服务中心存档,必须持有由原单位人事劳资部门开出同意调出证明(函)。
记者又拨通海淀区职业介绍中心的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由职业者得先去街道办理求职证,当问到怎么办理,问“是不是办理求职证后就可以将档案转入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回答:“档案能够转入人才的必须是有工作单位的人,自由职业者拿着求职证,只能将档案存放在职业介绍中心,存档费一年240元,可以选择半年缴纳和一年缴纳。”存档费与海淀区人才服务中心个人存档收费标准相同,但是人才服务中心规定:每次最少要交3个月的存档费。记者接着问到:“如果我把档案存在了职业介绍中心,是否可以办理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都可以交纳,全部由个人负担,而且在你50岁之前,养老保险必须缴够15年,医疗保险必须缴够20年,才可以停止不交,作为退休时的享受。”
挂了电话,记者想到最近媒体都在报道“城镇单位聘用的进城务工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可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于是再次打通了海淀区职业介绍中心的电话,问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是否可以缴纳住房公积金?”,工作人员回答“不能”,记者追问:“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政策,为什么还不能缴纳住房公积金?”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不能,至于整个北京市的情况,不太清楚”。
编后
自由职业者不等同于失业者,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自己的特长,来走了一条同传统择业方式不一样的路,他们独立工作,不意味着不承担责任,他们不隶属于任何组织,不意味着整个社会都同意和接受,因此会有人这样描述SOHO的生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工作了。”也有人说:“如果你爱他,那么鼓励他去SOHO吧;如果你恨他,那么诱骗他去SOHO吧!”两者的态度折射在自由职业者身上,他们同样感觉幸福与委屈并存。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行业涌出的自由职业者,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把SOHO作为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选择,可能每年就不会有长篇累牍的关于就业难的报道,但前提条件是要有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而这种保障体系一旦建立,人们也就不会再以难以理解的眼光看待这些SOHO们,到那时才是SOHO“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工作”的时候,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因为整个社会确实需要。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