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狗
无论如何,QT与“暴力美学”是脱不开干系了,但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暴力美学”。电影评论人赫建严肃地说:吴宇森、林岭东是昆汀十分熟悉并且经常挂在嘴边的导演。昆汀作品中有的暴力细节则直接来自香港影片。近年来所谓“暴力美学”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就是指在
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它发掘出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
暴力的QT在精神气质上似乎更接近于周星驰,杀人的仪式感不是QT作品最突出的品质。QT擅长的是将暴力无厘头化,将黑社会低俗化,将杀手平民化,总之将一切都QT化……
《落水狗》(1992)是QT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他崛起的标志性建筑。故事发生在南加州某地,黑帮老大和他的儿子召集了六名强盗,准备到珠宝店抢劫一批天然钻石。这六个人彼此各不相识,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无从得知。老大为了保持机密,以颜色作为代号分别给六人起名为白先生、橙先生、金先生、粉先生、棕先生和蓝先生,并规定他们之间不能透露任何私事。故事情节够简单,够无聊。画面里没有一个女人,只有几个大老爷们、枪声和血,最重要的是杀手们的絮絮叨叨。让人联想到《大话西游》里话多到崩溃的唐僧。
低俗小说
真正让QT名利双收的是自编自导的《低俗小说》(1994),它捧红了乌玛·瑟曼,拯救了过气明星特拉沃尔塔和威利斯。QT不忿地说,他早就对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不以为然了。在他眼中,那些笨蛋哪里会讲故事嘛!你只需要看十分钟,就知道下面的两个小时会说些啥。好故事就是要出人意料。从剧作结构上来看,QT抛弃了好莱坞式的传统方式,以视点间离的手法将全片叙事处理成一种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新奇的手法,QT自小到大看了那么多电影,脑子里跑马一样的镜头,哪些是别人的,哪些是他的独创,他自己可能也有点分不清了。
同样以莫名其妙的废话开始,两个杀手走在杀人的路上。他们谈论汉堡包、足部按摩、黑帮老大的家事……说完一箩筐碎话后,枪声响得干脆利落……是的,很QT。
电影里最狠的桥段是涮了黑帮老大一把。传统的黑帮电影往往给老大留了一席威风凛凛的VIP地位,在《低俗小说》里,黑帮老大不仅是个黑人,还稀里糊涂地误打误撞地进了黑店,被变态男给鸡奸了。说它是黑色幽默也好,说它是恶搞也行,反正黑老大被QT抹了黑……
QT的暴力美学指向的是虚无和偶然,手起刀落的血淋淋和脑浆迸裂的杀戮引起的是轻飘飘的快感,既不残酷也不沉重,如此而已。
杀死比尔
Kill Bill。Bang Bang I shot you down。
《杀死比尔》(2003),QT迷心里的绝对经典。QT旋风。铁杆影迷大呼过瘾。情节愈发简单,杀就一个字!既然你想杀我,好,没杀成吧,我醒了,我来杀你。才不管你是老情人,老领导,还是孩子他爹。片子里处处是杀手、刀、血,加上日本美少女的奇怪兵器“狗狗球”。
影评人说,这不是一部适合儿童和奶奶级观众欣赏的影片。《杀死比尔》充斥着令人发指的断肢、斩首等画面。剧情描述由乌玛·瑟曼饰演的职业女杀手在婚礼上被帮主下了毒手,四年后当她从昏迷中醒来后,决定展开复仇行动杀掉所有的仇人。其中暴力血腥镜头占1/3以上,因此无论来自中、日的两大武指袁和平、千叶真一将动作设计得多么绚丽,纷飞的断体残肢也着实让一些影迷侧目。
对,尽管电影里的血可以造一个大水库,可是没法产生恐怖和紧张的感觉。你只会觉得杀人简单好玩实在,复仇的桥段也失去了《基督山伯爵》的道德快感。生与死,爱与恨,全都QT化了……
也就是说,世界变得无足轻重。以暴制暴,无关道德。(陈黎)
让·雷诺 这个杀手不太冷
让·雷诺的表演天赋与生俱来。采访中他突然问记者:你闻到什么了吗?有没有闻到煤气味?记者嗅了嗅说:是啊,好像是有什么味道!让·雷诺笑了:“你居然相信了。”
1948年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让·雷诺,从小就喜爱表演,19岁时只身一人前往巴黎追求心中的梦想。开始他只是做小配角、跑龙套,直到1980年遇到了导演吕克·贝松,才开始真正进入主流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