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花费20亿美元购买6艘法国潜艇转移成为印度之洋吗
印度海军逐步实现“向远洋进攻”的战略转移成为印度之洋吗
生死攸关的海洋
印度是一个三面环海的滨海国家,海岸线长达6000多公里。印度洋上的部分岛屿(1175个)属于印度,其中有些岛屿距印度本土1500公里。这种地缘注定了印度的战略利益与印度洋息息相关。
20世纪70年代以前,印度一直对海洋重视不够,海军在三军中备受冷落。促使印度人重视海洋、发展远洋作战能力的先哲当属潘尼迦。深受美国战略家马汉影响的潘氏在印度独立前就大声疾呼,印度洋对于印度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海洋”,“印度的未来毫无疑问将由海上决定”,“印度海上战略的长期目标应是成为海权国,足以独立地在安危攸关的海上捍卫本国利益,而执牛耳于印度洋地区”。
70年代,因经济困难,英国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从印度洋地区撤军。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迅速填补因英军撤退而形成的“权力真空”,在印度洋地区展开激烈的角逐,对印度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而此时印度基本上解决了陆上的后顾之忧,便把战略重点转向浩瀚的海洋,实施“南进”战略。一时间,印度被淹没在各种“南进”的理论之中。历史论者说,历史的悲剧不能再重演,海洋这个曾使印度沦为殖民地的工具,应成为今日使印度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助产婆;海权论者说,不论谁控制了印度洋,它就控制了亚洲,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理论为印度南下印度洋进而实施控制,走向亚洲并成为世界强国摇旗呐喊。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说过,印度应在控制印度洋五大海峡的基础上,还要“控制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经济成为各国重点,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种资源成为制约各国发展的瓶颈,同时国家面临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双重威胁。因此保护海洋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的资源不被掠夺,保护海上运输不被恐怖分子或其他敌国所破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同时,印度认为其安全威胁来自海洋的可能性增大了,印度不得不面对和应付世界大国为维护其自身利益在该地区部署的海上力量;而且认为将来印度与周边国家和区外国家发生冲突不仅仅局限于陆地,很有可能扩大到海洋上。简言之,印度把印度洋视为未来之洋、命运之洋,承载着印度的安全与幸福,把21世纪海洋战略定位为变印度洋为“印度之洋”,进而使之成为印度的“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