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制度:立法、研究和国外经验
主持人:网友问,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有没有什么进展?
冯骥才:民间文化保护法已经提了好几年了,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民间文化里有一些迷信的东西,是不是也属于保护的范畴?这个意见我觉得有它的合理性。还有一些
专家提
出来应该改一改名字,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这样的话,跟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能够相匹配,这个提法我同意。好像今年人大应该讨论这个法了。我也希望尽快地通过,为什么呢?如果不通过,我们现在的很多民间文化,包括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还是大量地从我们的海关顺利地通过,碰不到红灯,走了也不算走私,流失得更多。所以政府立法保护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网友问,大冯,我对你有点意见,你的《旧城遗韵》,作为资料史它的可用性不强。
冯骥才:《旧城遗韵》有一个背景,94年天津要对老城市进行改造,在很短的时间进行改造,然后建新的建筑。我必须要用特别快的速度把它拍下来,然后把它出版,告诉人们:这是文化,不完全是房屋。所以当时来不及做细致的处理,也过于情感化了,我觉得底下我们应该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文化研究的对象,进行一些学术性很强的整理。现在做的民间文化抢救不一样了,我们做的是非常系统的,而且是学术研究性整理和保护。
主持人:网友问,冯先生你去过韩国吗?他们那儿古迹比较少、传统文化也比较少,但是传统文化保护得比较好,您认为在这方面,国外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冯骥才:去年政协会上我做了一个提案,就是确定我们的“文化遗产日”。法国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那个时代很有名的一个小说家,他做过一任的法国文化部长,提出了一个口号:“大到教堂,小到汤勺”,全面做一次文化普查。那次普查以后,法国人提高了自信心,说美国是经济超级大国,我们是文化超级大国。你现在到法国去,很少看到法国年轻人穿牛仔衣,他们非常相信自己的文化。文化普查之后他们确定了一个日子叫“文化遗产日”,在每年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天。这一天,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个村庄,都要对先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进行景仰、崇拜,组织音乐会、诗朗诵,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唤起人们的文化自尊。我们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要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尤其是在全球化、商业流行文化像沙尘暴一样的弥漫当中,应该对我们的文化有一种崇敬心理。
还有,少数民族特别应该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此外我想还应该有几种保护方式,一种方式,少数民族应该把他们的文化历史放到他们的小学教材里,另外我觉得我们汉族的小学,都应该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热爱他们的文化,另外我觉得少数民族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普查、整理、存录,另外还要建立自己的保护体系,这个保护体系,不只应该由国家的一个层面上,我这次在政协提出,应该是国家民委牵头,因为国家民委才有这种能力来协调。不仅要建立一个档案化的存录系统,同时还得有一个体系性的保护方式,包括建立博物馆等保护方式;同时我觉得还应该建立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基金,我们汉族文化工作者要帮助少数民族文化,把他们的历史文化跟我们的现代文化结合起来,
过去装修有欧式,这两年开始有中式,搞装修的人,搞工艺美术,开始研究怎么把历史上很有魅力的符号和现在的感觉联系起来,包括我们做唐装,现在也有很多古典的服装图案跟时尚的服装结合起来了。少数民族当他们整个生活发生变化,家居也发生变化的时候,怎么样能够把这种历史的美和现代的美结合起来,既过着很现代的生活,同时又保持自己传统的风格。
沟通古今:保护与发展
主持人:网友问,在保护民俗的同时,对所谓的“神灵”如何把握?
冯骥才:人们在古代的时候,科学的水平没那么高,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那时候的人们就认为有神灵左右着他们,碰见灾难的时候,比如洪水、太阳的暴晒、风暴、龙卷风、海啸,人们老认为是跟妖怪有关系,所以人们祈求于神灵。我认为,如果人类将来科学很发达的时候,可能还不认为那是一种迷信,可能认为那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从那个里面反而看出,人对自然的一种企望,对于那种很美好的、平静生活的愿望,那样的民俗里面,倒反而体现了人类在古代的时候的世界观和生活观,那里面反而有一些很美好的东西,不能简单地把它都作为一种迷信。
所以我主张有些这样的内容,包括比如像萨满,在一些落后的地方不是还要继续让他用这样的方式,但是对于这样的文化应该把它存录下来。因为它对于将来还有人类学研究的价值,也有历史学研究的价值。
主持人:您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保护与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
冯骥才:我刚才已经讲了,一个小民族的迁徙,一种重要文化形式的消失,在这之前应该有一些紧急抢救,比如鄂伦春族,为了动物保护,从狩猎区迁到农区,那么鄂伦春族最有特色的狩猎文化,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就应该建一个博物馆放;再比如渔猎文化,其实现在已经消失了,像这样的东西我们应该用一些体系的方式把它保护下来。
刚才我说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衔接,举个例子,阿尔卑斯山地区,他们新盖的房子,用的材料、形式表面看起来老房子完全一样,但是内里的设备都是现代化的。我问他们,为什么还要原来的样子?他们认为,那是他们的一个尊严,因为世界上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的房子。所以我觉得,一个民族在文明转型期的时候,他们的文化如果能成为他们的文化自尊,这是一个最好的境界,也是一个最好的目标。
主持人:网友问,面临目前全球化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教育青少年守住我们的根?网友还问:目前的影视充斥了日剧、韩剧,书籍也充斥了日本的低俗漫画,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被这些文化冲击得越来越少了,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冯骥才:我觉得比较难改变。我们是突然开放的,本来一个社会的发展,它的开放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改革之前是文革,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封闭,封闭到极限的时期,突然开放了,人们觉得外面的东西很精彩,被外面的东西所吸引。商业文化跟雅文化不一样,雅文化要费点儿劲才接受。商业文化是你怎么舒服,怎么快得接受,他才往哪个方向去做。而且商业文化又是快餐式的,一吃就很舒服,另外商业文化是刺激人们欲望的,让你接受起来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文化就进来了,我们自己过去没有这种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统,所以一时跟不上去,在某一个时间里,我们的阵地全是被外来文化占领着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一批人,开始动脑子做自己的流行文化。
我到上海去一直都在想一个问题,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创造了一种流行文化,包括歌曲,旗袍,电影,画报,连环画,统统是一个现代的流行文化,上海人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那时候的文化特别有味道,特别有时代特点,而且又是中国式的流行文化。可是现在就没有建立自己的流行文化,好象有那么短短一点时间,《西北风》的时候,张艺谋的早期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那个时期,我们有一点儿自己流行文化的产生,而且还有强烈的中华民族的特点,但是很快,就被香港的,台湾的流行文化淹没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实际上也不会一股脑去接受美国、西方的文化,因为语言也不通、文化背景也不通,我们是通过香港、台湾的翻译进来的,所以我们实际上接受得是香港、台湾的流行文化,当然我觉得香港、台湾的流行文化也是我们中国的流行文化,实际我们也应该吸收,吸收了以后我觉得还应该建立一个中国式的,因为香港和台湾文化里大量还是西方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建立一个比较纯正的自己的流行文化,自己的这种中原文化特色的东西,但是现在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恐怕是我们应该动脑子想的东西。
主持人:网友问,文化需要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就算是失去了土壤,也应该有一个地方将它封存起来,民间文化和少数文化的拯救,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对老少边穷的初级教育。
冯骥才:这我同意,刚才我已经说了,我觉得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民间文化,应该进入他们的教材,所以我现在在跟教育部门在研究,想做一个全国的小学生们读的乡土教材,做好了,孩子们也欢迎,通过这个教材,能够真正引起他们对自己民族民间文化的热爱的话,我们再慢慢申请它是不是能够进入我们的课堂,但是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要编一个特别好的乡土教材,一个孩子们愿意读的教材。
孤军奋战:没说完的话
视频访谈结束以后,在送冯先生回政协委员驻地的路上,冯先生谈到:前几天,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天津代表团审议的时候,对冯骥才在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方面的工作表示赞同和钦佩,认为冯先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冯先生表示:我们的工作得到政府的认可,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今后开展工作可能会更方便。不过,政府和别的一些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共同做这件事当然好,即使暂时不能给我们帮助,孤军奋战我们也要继续做下去。(人民网评论部
张帆)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