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临时工”的标签成为改革的“揭幕式”
多年的累积和缠绕,临时用工越来越成为央视管理中一个解不开的结。弊端愈发显现,问题已无法回避,央视开始了苦涩但清醒的探索。没想到,第一步迈了整整5年,漫长而艰苦。
1997年,临时人员管理
改革的设想浮出水面。1999年,刚刚履新的央视赵化勇台长提出临时人员管理改革的一系列设想,由于当时的外部环境和时机不成熟,未能立即付诸实施。
2001年,全国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面积推开,央视被中央列为中组部和广电总局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当年8月,在正式职工的聘用制改革顺利完成的强力推动下,央视临时人员管理改革重新启动。2002年,人事办办公室按照有关决定,拟定了临时人员管理改革的整体方案。
脸上贴着“临时工”标签,对于央视编外人员中的一些学士、博士,甚至海归派文化人的刺激可想而知。但由于央视事业单位的性质,要使所有人员全部成为台聘正式人员,既不现实,又不符合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的方向。撕下“临时工”的标签,就成为临时人员管理改革的“揭幕式”。
2003年4月,央视决定将各类临时人员统称为“编外人员”。由台长赵化勇亲自挂帅的编外人员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全力推进编外人员管理改革。同月,在张长明副台长主持下,人事改革领导小组连续数次召开大规模座谈会。来自编播、技术、管理一线的编外人员畅所欲言,在讨论中,大家最为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身份、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劳动报酬、政治待遇、劳动保障、培训等。而身份、劳动关系居于首位。打破身份困局,建立劳动关系,就成为央视编外人员改革的切入口。
改革的风暴眼,从“瘦身计划”刮起,清退1600余名编外人员
家大业大,积淀多年的问题,加上历史遗留的包袱,令央视编外人员管理改革的阵痛尤为强烈。如果说,打破身份困局、建立劳动关系,是央视编外人员改革的动力支点,那么,改革实施的风暴眼,则从消肿减臃的“瘦身计划”刮起。
铁打的央视,流水似的编外人员。央视到底有多少编外人员,这曾经是个谁也说不清楚的数字。就连一个栏目组的制片人,都说不清楚自己的组到底有多少人。有人今天还照面,明天就可能不知所踪了。
2003年5月~6月间,改革领导小组对编外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拉网式普查。截至2003年5月底,央视台本部共有各类人员9500余人,其中正式编制内职工2500余人;编外人员达到7000人,占人员总数的73.48%,是正式员工的2.8倍。
央视一度进人门槛很低,只要有熟人或者沾亲带故,给栏目制片人或栏目组里随便什么人递个话,就有可能以各种名目的“临时工”身份走进央视大门。据调查,在央视的编外人员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不到10%,经熟人、朋友介绍的占到90%。
入口不设门槛,进人没有准入制度,用工不规范,一系列弊端逐渐显现。编外人员有一半不具有本科学历,在编辑、记者等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的岗位,一些低水平、低学历、不具备从业资格条件的,也来滥竽充数。用人随意、混乱,让央视付出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裁减冗员、消肿瘦身”,成为改革风暴眼刮出的第一股旋风,也是改革最难下手的第一刀。赵化勇台长批示:不符合条件的人不进,不称职的人不留。张长明副台长用“不折不扣”、“强行推进”来表达推行“瘦身计划”的决心。按计划,在2003年12月底以前,将央视编外人员削减至5600人。
据央视人事办主任杨晓民介绍,央视强制推行的“瘦身计划”以普查数据为依据,并参照了国外电视媒体用人标准和央视人力资源核算情况,作出了总量控制计划。在此基础上,向各中心(室)下达用人总量数,精简富余人员,清退不合格人员。
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历史的积淀、人情的交织,加上制度缺位,清退工作遇到了很大阻力,一度进展缓慢,在个别部门还出现了反弹。“关键是,对编外人员,央视一直没有建立规范的辞退机制。编外人员只能进不能出,队伍呈现无限膨胀趋势。这些年走出央视的,大多是自动离开,真正被辞退者寥寥无几。”央视总编室一位资深人士这样说。
但是,央视还是痛下狠手,成立督察小组,对清理整顿全过程实行督察,对个别重点部门上门督导,对顶风私下增人、变相增人的部门集中力量整顿,突破清退难点。
截至2003年5月,央视节目、技术、行政三大系统共清退1600余名不符合岗位条件的编外人员。“这次前所未有的大动干戈,的确让很多人和部门受到了强烈震动。人们意识到,台里这回是动真格的了。”新闻中心一位部主任对此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