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挺纯洁的,因为他们连假球都不会踢。”我的一位朋友在网络签名档上写下了他的冷幽默。他说:这场球看得很高兴,一点也不伤心,太娱乐了。
“这场球”当然是11月17日晚,200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D组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的比赛。当然其中还包括穿插着播出的
科威特在主场与马来西亚比赛的比分。最终,最终其实也不用说啦,中国队7∶0大胜香港,科威特6∶1大胜马来西亚。这样,“生死战”之后,中国队被淘汰,“饼才”哈恩离开中国队主教练位置那天,该是悻悻然的吧。媒体的报道从标题看就很娱乐,让人感到不是在读体育版而是在瞧文娱版,比如《新京报》的:“国足决定不去德国”、“罹难日,哈家军就这样告别”、“找回射门靴挥别世界杯”、“6比1,悬念尽在掌握之中”、“哈恩开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愤懑,只留生动,多好,哈哈。
7∶0,6∶1,弄那么大的比分,在净胜球上追平了,但仍以1个进球数的差距,中国队被淘汰出局,如此之“娱乐”,恰如一记不轻不重恰到好处的耳光,漂亮地拍在中国足球的脸上。
中国足球成为扶不起的阿斗,原因就是阿斗在扶中国足球。所以,其实不能说是哈恩埋葬中国队的。哈恩怎么来的,还不是中国足协的阿斗们兴高采烈去国外考察而请来的。中国足球的一些俱乐部在闹腾什么“十月革命”,我是一点不关心不看好的,因为所有的折腾都不可能折腾到点子上,没有什么终极意义。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在哪里?在于“人治足球”,在于“足球腐败”。这“人治足球”与“足球腐败”是孪生的双胞胎,维系着它们的脐带就是“体制”,也可以说是“人治足球的体制导致足球的腐败”,这个足球腐败一日不除,中国足球就一日不得安宁、一日不能进步。
最新一期《南方人物周刊》做了个足球人物的专题,其中有一篇是《陈培德:中国体育的良心》。两年前足坛“扫黑风暴”正劲时,时任浙江省体育局局长的陈培德率先向足坛黑幕发炮,可惜的是,他与中国诸多反腐败的形态一样,是“一个人的战争”,是唱“独角戏”。到后来,他从体育局局长位置退下,到省人大去担任教科文卫委的副主任委员了。“如果在这么好的形势下不乘胜追击,那么足球反腐败要么就是叶公好龙,要么就是这里的智商不够。”陈培德当时这样的话,其实还是优待了“这里”的高人,何止是“智商”问题啊。在足球反腐败的大旗倒下之后,陈培德也只能沉重地说“我对体育反腐败局面非常缺乏信心,而且一度绝望”,无奈地认为“体育领域还是一块反腐败的处女地”。已经盘根错节、深入骨髓的足球腐败不除,怎么可能正球风、顺球赛、兴球市?怎么可能出线、晋级、冲顶?
中国足球已经经历了好几次恰到好处的耳光。被判刑的“黑哨”龚建平的死,是一“无形拳”式的耳光,只不过中国足协的掌门们以及肩负清除腐败重任的官员们不觉得疼痛而已。陈培德在龚死后放了一通伤不着任何人的大炮:“我想说,龚建平受到的待遇是不公平的,他不应该是第一个受法律制裁的受贿裁判,更不应该是惟一的一个!”陈培德不能不为足坛扫黑反腐最终结局感到痛心:“好不容易拿到了那些调查材料,司法也介入了,谁知道在龚建平之后再也没有谁被揪出来。足球的反腐败是社会公开性最大,舆论监督和介入最多,但结果却是透明度最低的一个!”
腐败已经全方位渗透了足球,这样的足球即使“出线”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使“前进”的路途走得远一点,也会在某个关节点上迎来恰到好处的耳光的,比如那日韩世界杯,中国队好歹出线后奔韩国去了,最后还不是一球不进,让所有对手保持了完好的“处女身”,自己就打道回府了吗?“一球不进”,就是恰到好处的响亮耳光啊。
让足球腐败就这样腐败下去,就是对中国足球的犯罪。那么,究竟是谁在乐滋滋地对中国足球实施犯罪?看来,“足球腐败”这个“牛鼻子”,目前任上的高人们,是不会下决心去“牵”的了,耳光打就打吧,完全可以将其看成是美女的温柔来掌啊。
11月18日下午,我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凤凰卫视杨锦麟正在电视里主持《有报天天读》,在读了多篇有关中国足球的报刊文字后,按惯例用一个关键字总结读报,他写下的是:臭。
(作者:徐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