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不再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或者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
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每个市(地)、县要重点办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并把职业技术教育放到与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多年来,一些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千方百计搞“专升本”,其目的并非是完全着眼于人才培养,而是盲目攀比,贪大求全,片面追求规模与“档次”,提高所谓的“知名度”。结果,院校的规格高了,领导的级别也上去了,却造成了国家和社会整体上教育资源的无序分配,无法培养相应层次的人才,毕业生踏入社会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这不能说是一种正常现象。
人的才能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具有理论才能和创造性,适合做研究生,读硕士、博士,从事高深的研究,成为博学多识的高精尖人才;有的较难掌握高深知识,但擅长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强,可成为应用型的熟练技工、能工巧匠,这类人不一定非去读本科和读研;还有的是介于此两者之间,通过大学教育既掌握较深的专业理论,又学会一技之长,成为较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些人虽然有层次上的区别,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都能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应重视不同层次与类别的人才培养,一味抓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不行的。如果本科院校和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多、越来越红火,职业技术类专科、中专越来越少,就违背了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满足不了莘莘学子的成才愿望,人才培养就会出现偏差。
根据人才学原理,人才结构必须有合理的层次,合理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各自发挥最大能量和作用,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整个国家和社会抑或在某一地方或部门,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是呈“宝塔形”的,塔基为大多数居于生产一线的技术型实际操作人员,塔顶则为少数高精尖研究人员、组织指挥人员。如果所有院校都向本科教育发展,势必将使人才结构呈“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显然,只有“宝塔形”人才结构最合理、最具稳定性。叫停“专升本”,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整合、调整教育资源,大量培养初等人才,保证人才结构呈“宝塔形”,适应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我们相信,只要七部委通力合作,肯动真格,把《意见》精神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刹住一哄而起的“专升本”之风。这对于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多快好省地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