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青岛社会新闻 > 正文  
滚动新闻
中国婚恋新状况调查:宽容非婚同居 婚外恋并未普遍
青岛新闻网  2004-09-24 15:57:51 中新网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中新网香港9月8日消息:今年四至六月,全国妇联在全国范围展开“全国家庭道德状况问卷调查”。该份调查报告在这次中国家庭才艺节的研讨会上公布,有许多引人注意的变化。据此间大公报昨天发自南京的专电,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非婚同居﹑试婚等在我国已被一定程度上接受。

  严肃合法的两性关系是一直
是中国婚姻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全国妇联就中国家庭道德状况做过一次全国性调查。时隔七年,在今年南京开幕的家庭才艺节的研讨会上,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再次放在了妇联工作者以及有关专家面前,她们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现代人的婚恋观。

  对外开放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西方婚恋观包括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调查显示,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非婚同居﹑试婚等在我国被一定程度上接受。婚外恋虽然没有媒体渲染的那么普遍,但也非常严重。这是中国妇联第一次坦然接受问题的存在,并且肯定了严重性。

  对于一些人津津乐道的“试婚”现象,61﹪的被调查者表示反对,城乡居民对于试婚的态度大体接近。进一步分析,在总体否定试婚的情况下,教育水平较高者对试婚更能持宽容或接受态度。

  对非婚同居采宽容态度

  70﹪的调查对象否定非婚同居,但有不少比例的人认为“只要当事人自愿,别人就不应该干涉”,持这种态度的在城市达到20.1﹪,在农村也达到18.1﹪。由此可发现,这一现象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已经被认可了。

  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认为恋人婚前同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他们最终会走向结婚,因此未婚同居并不是不道德的。这种观点在农村也有不少支持者,调查者认为,这与农村近些年来存在的事实婚姻有关。此外,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者对未婚同居予以宽容的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婚外恋﹑第三者问题一直是婚姻家庭领域和传媒探讨的热门话题。这种讨论并没有给出一致的褒贬结论,实际生活中似乎这种现象更为普遍,有人讨论它的时尚,有人陈述它的罪恶。

  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总体上对婚外恋持否定态度,占被调查者的四分之三。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人认为婚外恋可能是找到了纯真的恋情,不一定危害已婚者的家庭,但更多的人从现实生活中看到了它无节制发展造成对家庭的伤害。

  婚外恋未如想象中普遍

  那么,那些在电影﹑电视或小说中被充分渲染的婚外恋普遍存在吗、或是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内存在、有约四分之三的人认为婚外恋并不多见,但也有9.3﹪的人认为婚外恋较多和很多,另有17.1﹪的人持中间态度。在一向被认为婚外恋多发地带的城市,认为周围婚外恋很多或较多的占12.2﹪,认为一般的占21.4﹪,有66.4﹪的被调查者认为这种现象较少和很少。

  依这种结果解释,城乡总体上婚外恋远没有想象来得普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婚外恋的现象不严重。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下,婚姻之外的恋情本身就不可能处于主流地位,婚外恋现象严重于否,是一个相对概念。若是注意到婚外恋多见比例接近或超过10﹪时,就不可以忽视当前这种现象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我国家庭婚姻生活领域的影响。

  近70﹪的被调查者认为,夫妻一方如果发生了婚外恋,应努力挽回,还有2﹪是多表示坚决要离婚。这样,在对待婚外恋问题上,多数人持较为理性的态度,主张挽救危局,这种现实的﹑较为宽容的观点,与近年来社会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和引导有关。

  家庭道德新旧转换的年代

  南京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教授陈爱华女士认为,中国正处于一个家庭道德新旧转换的年代。随着经济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传统家庭道德中的一些糟粕,如谈性色变,夫权至上等观念,已为现代人所扬弃。

  然而健康有序的家庭道德新风尚仍没有形成,不少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认同没有法律保障的两性关系。陈爱华说,单凭自然情感而结合的性是不健康且无知的。只有自然情感与社会情感统一,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才是真正完美﹑有责任有担当的爱情。(张雨丝)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西安交大MBA青岛招生开始啦!
·NIIT国际软件工程师职业认证
·现代MBA联考名师辅导班岛城面授
·中嘉学校小学生英语周末班热招中
·十一黄金周盛宴,将旅游进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高级商务英语班/英语听说强化班
·留学韩国名牌•适合工薪阶层-华威
·玛嘉烈牵手肯德基热推正宗葡式蛋挞
 

 相关链接: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