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在学生助学贷款上,遇到了难题。
在他们报给银行的200份助学贷款申请材料中,只有107份进入审理程序。而这200份贷款申请者,仅占学校贫困生的一小部分。据学院学生处统计,学校19000名本科生,至少有1500名特困生、3000名贫困生。“200份都这么难申请,那更多的贫困生怎么办?”学
生处韩老师的语气很焦虑。
据了解,山东建工学院与这家银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教职员工的工资以及各种贷款等,都在这家银行。从银校关系的一般规律看,银行一般不会因为助学贷款上的不合作,而丢失一个大客户。但让学院着急的是,现在银行在助学贷款的办理上就是不积极。
陷入困境的不只是建工学院一家。据了解,驻济高校除山东大学外,其他大多数二类院校,现在都没能办理新学期的助学贷款。
助贷情况普遍低迷
几家发放助学贷款的银行对此的解释是:主要原因是学生还款率低,谁还敢冒这个风险?
据了解,自1999年国家开展助学贷款工作以来,截至今年3月底,共发放贷款69.5亿元,80多万名贫困大学生得到救助。但不少高校毕业生的贷款违约率却超过了20%,有的甚至高达30%至40%。去年8月,央行曾推出了“双20”标准,即对贷款违约率达到20%且违约人数达到20%的高校,银行可以停发贷款。据此,各经办银行停办了不少不达标高校的助学贷款业务。
业内人士分析,获利小是银行办理助学贷款不积极的另一个原因。众所周知,为企业或为个人办理一笔大宗贷款,都能得到不少“好处”,而办理助学贷款则没有。“企业去贷款,最起码还能请银行方面吃顿饭,我们则是公对公,什么也没有。”一位学生处处长说。
更让银行不情愿的是,为学生办理一笔几千元的贷款,工作量与办理一笔几百万元的贷款一样大。
“还款率低”理由不足
对于“还款率低”,济南的几家银行只是笼统一说,并没能给出一个详尽的解释。而据记者对驻济高校的随机调查,这种情况应该说并不准确。
贷款学生还款,分为还本金和还利息。本金是从毕业后开始还的,利息则是从贷款之日开始还。
先看还本金。山东是从2002年开始启动助学贷款的,去年才开始首批还本金。按国家政策规定,还本期限为4年。方式分为在还款期限内一次性还清和分若干次还清两种。尽管有的银行出于利益考虑,把还本时间缩短为3年甚至两年,但现在都还不到期限,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学生不还款。对已经开始的分次还款,据山东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统计,几乎没有拖欠现象。偶尔有一两个,在学校催促下,学生都会很快还上。
山东建工学院今年毕业的137名贷款生,是学校首批到了还本金期限的学生。一个好的迹象是,有7名学生在毕业前就还上了。
再看还利息。山东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陈鑫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恶意不还的,不敢说一个没有,但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
山东建工学院的拖欠率不到1%,而且学校一通知,拖欠的学生不超过20天就会还上。记者在山东师大等另外几所高校向贷款学生调查,恶意拖欠者也寥寥。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山东高校都认真做了要求学生按时还款的工作。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在国内第一批为学生建立了诚信档案,把学生的还贷情况写入档案,随行终生。诚信教育的DVD片,也进了课堂。
山东大学则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列入院系考核;针对有的学生不能及时还贷是因为对还款程序不了解,学校在学生毕业前,都要给学生以及家长、用人单位各写一封说明信,做好沟通工作。
山东高校为此纷纷呼吁:不能伤了指头全身疼,以偏概全。仅仅因为外地还款率低,就把山东的助学贷款也缓下来,这不公平。
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重新启动陷入僵局的国家助学贷款,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新近联合下发文件,对助学贷款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新办法提出了对银行有利的“风险补偿机制”,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给予银行适当补偿。把原来要银行自己扛的风险,分担过来。对于还利息,也作出了降低银行风险的规定:把在校期间国家负担50%利息的规定,改为国家全部负担。学生自毕业后才开始负担利息。另外,偿还贷款本金的方式,也由自学生毕业之日起4年内还清,改为贷款学生可视就业情况,在毕业一到两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
大学生也受到更为严格的还款约束: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学生,将被列入“黑名单”,经办银行将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借款学生毕业时,学校在组织学生与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方可为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
为了剔除信誉差的银行,保证贷款学生的利益,新办法规定将对贷款银行进行招标。据悉,新政策将自2004级新生开始实施。
山东有关人士呼吁,有这样的好政策作支持,加上山东省已有的高还贷率作基础,银行方面不应该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应该转变态度,加大助学贷款的工作力度。
本报记者孙覆海 通讯员周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