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海
在一万五千多年前,青岛的海岸线不是现在这样。当时,海岸线在黄海外面,随着海洋气候变冷,冰川加大海岸线缩短,经过漫长的演变,随着全球的温度逐渐上升,冰川融化,海水大量涌现。这大概是距今9000年的时候,所以说青岛的近海还很年轻。
地层较浅
青岛地区的岩石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火山岩和沉积岩。在七八千万年以前,女姑山火山口喷发的岩浆和地表渗透的岩浆共同构成了今天青岛的火山岩。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绍全教授介绍:“青岛地区的陆地地层正在逐渐上升,花岗岩的质地又非常坚硬,所以不容易风化,因而青岛的土层非常浅。”
植物特产
青岛市土壤面积约82.5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35%,主要分为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和盐土五类。青岛的植物,均受到了这些土壤的影响。比如,有名的大泽山葡萄,就是由土壤特点决定的。李教授说,大泽山的土壤我们作过研究,我发现大泽山的岩层历史非常长,远在10多亿年前就有了,而且土壤中有利于葡萄生长的元素特别多,尤其是稀土元素,它能增加葡萄的糖分。所以,这种葡萄吃起来汁甜肉细。
水明沙净
青岛近海的沙滩早在8000万年以前就已经形成。据海洋科学家介绍,青岛沙滩的形成有两个来源:第一是来自距离海岸线的“北沙带”。由于洋流的运动把部分沙石带到岸边。第二是由于海水的侵蚀作用,经过数千万年的潮汐往复运动,大石块变成了砾石,再经过长时间撞击,就形成了微细的沙砾,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沙滩。青岛人热爱大海,更喜欢沙滩,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造化。
浴场成因
举个例子:当同样的风浪打击海岸时,我们在海滩上和在太平角、汇泉角等地的感觉是不同的,明显感觉太平角的浪大,这就是海浪的能量集中。海浪在海洋深处的运动轨迹是圆周状,这样能量就比较小,到了近海形成椭圆形,渐渐地能量变大,到了太平角就形成很大的海浪了。所以太平角的碎石经过相互的撞击,形成了砾石,渐渐地就形成了沙砾。海浪打在太平角上向两边运动,所以第一海水浴场和第三海水浴场就形成了。
沙滩矿物
在第三海水浴场,我们还能看到黑色的磁铁沙。由于属于重金属,所以这些磁铁沙还清晰地留在沙滩上,在第一海水浴场的左侧分别有两个岩石带,一是砾石,一是石块,面积逐渐变大,我们能清晰地看见被海浪侵蚀的痕迹。另外,在石老人海水浴场,我们也同样看到了这种景象。
青岛沙仓
在青岛近海十公里左右,有两个沙带,分别称“南沙带”和“北沙带”,它们之间相隔2至3公里。“南沙带”大约有6.2亿立方米的细沙。这两个沙带距离海平面都在11米左右,“北沙带”相比“南沙带”较小,而且“北沙带”对城市沙滩的优化又有重要作用。“南沙带”是青岛的“沙仓”,距离海平面较浅,面积又非常广,将来合理地利用,就会解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用沙难题。专家称,合理地利用“南沙带“还可以改善海洋的搬运作用,从而带走近海的垃圾。
岩石风景
人们在海边散步的时候就会发现,赤红的礁石中间怎么会有黑色的岩石相掺杂?这就是在花岗岩形成以后的8000万年里形成的脉岩带。有专家称,崂山、大珠山脉岩带是在8000万年前形成的。在1.08亿年前纬德山花岗岩形成,称为早期花岗岩,随后分别在1亿年形成了浮山花岗岩、9100多万年的石门山花岗岩、8800万年形成的崂顶花岗岩,经过了2000万年的时间崂山花岗岩才形成。留在陆地上的还有几个裂谷,随着地壳的运动,地下的岩浆又从裂谷中冒了上来,就形成了今天的脉岩带。脉岩的颜色一般是黑色,这是由它特有的成分决定的,所以再过上几亿或几十亿年都不会变成花岗岩的,这也是青岛独特的地质景观。
(特约编辑:袁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