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的数不清的旧别墅
夕阳里的第一海水浴场
干净的沙滩,干净的城市。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青岛的魅力恰好源自它海的浪漫气息。
青岛的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它的季节比内陆地区来的晚一些。比如夏天,到7月份的时候,内陆城市已经非常热,而青岛相对来说要凉快许多,因此成为非常驰名的避暑胜地。如果非用一种颜色来形容青岛的话,那么非蓝色莫属。这黄海之涯、岛城之滨的海是带着一种甜美的。
老城区怀旧
一次关于青岛的事件,成为中国历史的一条导火索的开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利用对德宣战的手段从德国殖民者手里接管了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巴黎和会,将青岛转割与日本的意图令国人掀起“五四运动”,如今青岛建有漂亮整洁的“五四广场”。从那时起,青岛开始了新的生活。民族工业和海运业的发展使得青岛很快成为山东经济的中心,青岛的纺织业更是名誉全国。民国时期,许多文化名人来过这里,并且多数盘桓许久,不忍离去,留下许多故事。老城区也因此散落下许多名人故居和他们的往事。
梁实秋在青岛时说:“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我们立刻就认定这地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够标准,宜于定居……我是北平人,但从不以北平为理想的地方。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留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老城区的怀旧之旅,可以从栈桥边的中山路开始。从这里远远的就能望见天主教堂的尖顶,这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惟一的祝圣教堂,远处还有基督教堂,与天主教堂的建筑风格不同,黄色外墙,厚重的石头,没有教堂的严肃感,却像童话里的小城堡。
青岛老城区的小巷没有规则,很随意,梧桐树矗立两旁,街道起伏不定,时常会有惊喜。
1917年秋,康有为来到青岛,用十六个字,概括这座海滨城市:“碧海青山,绿树红瓦,不寒不暑,可舟可车。”此时的他刚经历了政治的失意,在这里找到了知已。1923年,康有为再次来青岛,购得福山支路五号的一栋西式小楼,取名“天游园”,作为自己终老青岛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