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
青岛新闻城市档案区市撷英城市印象魅力青岛影像青岛青岛风光青岛概况
“探源青岛”考古工程次第展开(组图)
2013-03-19 15:32:51 青岛日报

    2013年,有关青岛这座城市源头的深度挖掘将次第展开。

    两年前结束第三次挖掘的即墨金口镇北阡遗址将青岛的史前文化从4000年前胶州三里河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推衍至距今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晚期今年3月下旬,青岛考古研究所将延续与山东大学考古学系的合作,对这里进行第四次全面挖掘;

    一年前对莱西和原胶南区域进行的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调查,将青岛地区的历史再行上溯,推至一万年前。今年9月,青岛考古研究所将联合中国科学院在大珠山区域进行实地发掘,勾勒出1万年前的青岛“始祖”轮廓。

    启动探源

    “三掘”即墨金口北阡遗址

    发现7000年前史前文化

    7年前,青岛考古研究所成立之初,面对“青岛有什么古可考”的质疑,所长林玉海也曾有过片刻茫然。随着“探源青岛”考古工程的启动,而今,在世界有关东夷文化考古发现的版图上,青岛不仅不再是空白一片,而且拥有了分量颇重、带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注解。

    2007年、2009年和2011年,青岛考古研究所对即墨金口镇北阡遗址实地发掘先后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发掘面积350平方米,第二次550平方米,第三次超过800平方米。三次挖掘的累加,一个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史前文化存在逐渐浮出水面北阡出土的可复原器物目前有3000余件。其所发掘的地层堆积情况,反映出了两个时代的基本印迹: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时期;西周至春秋阶段。

    其中,北辛文化晚期遗存的年代,可达至7000年前左右,老青岛文化源头的时间与空间首度被改写:从4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胶州三里河推衍至距今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晚期的即墨北阡。

    呈现“始祖”社会生活

    2011年,耶鲁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文德安专程赴北阡参观考察,他惊叹于这片预估面积4至5万平方米的古人类遗址所包含的丰富内容。

    借助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的考古团队,考古现场不仅挖掘出大汶口文化时期几经夯实的广场、房址(柱洞)、墓葬,大量的陶器、石器和少数骨器、蚌器,还有周代铜鼎、陶簋、陶鼎、陶豆、陶罐、贝饰等随葬用品。经过浮选的人工栽培或野生植物中,还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粟、黍和植物果实,以及周代的小麦、大豆、大麦和水稻。

    值得一提的是,几十万件贝壳标本的出土,反映出了典型的沿海地区贝丘遗址的特点。在出土的石器中,磨石、磨盘、磨棒占了很大比例,这些磨石是用来加工那些同样数量众多的出土工具骨角器和蚌器的,它们反映了当时的采集和捕捞生活。

    2009年第二次挖掘时,北阡有9具出土的人骨引人注目,它们的骨头有明显经过火烧的痕迹,这些痕迹被证明出现在下葬前。这一“烧骨葬”的方式,引出了全新的祭祀文化说;而大量大汶口早期的多人二次葬 (捡骨葬),则集中展现了极具时代特色的特殊埋葬方式,在胶东半岛地区还是首次发现,这对研究大汶口文化早期丧葬风俗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物证。

    重拾失落的青岛西周文明

    除了6000至7000年前的文化层,北阡所呈现的周代文化层的发现也蔚为可观。

    成组的周代仿铜陶礼器,还有直径4米、深5米的大型公共窖穴,以及水井的发现,反映的是作为东夷文化分支的青岛土著文化的脉络,周代贵族墓葬内的随葬品也仍保留着典型的土著特色。但从棺椁的形制、铜鼎等器物的使用来看,当时的青岛周风已然鼎盛,此间的交叠令专家兴致盎然。

    林玉海告诉记者,胶东地区发掘的西周时期贵族墓葬考古资料不多,北阡西周墓葬的发掘,是首次在青岛地区滨海发现西周贵族墓葬,它们是考察周代聚落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新证据。

    据了解,在遗址的周边,还发现了多处环壕 (也就是护城河),仔细探查,还有先后进行过四次修缮和加固的痕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夷人文化与中原周文化的融合过程,以及当时齐、莱等方国的历史,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即将启动的北阡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将在拓展挖掘面积基础上,重点对周代文化层进行分析研究。

    继续探源

    青岛首现旧石器时代印迹

    发现一万年前的青岛

    2012年启动的莱西和原胶南早期遗址考古调查,终于有所斩获:由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旧石器考古专家组成的专家评鉴组最终在两处地区确定了旧石器标本100多件,旧石器出土地点10余处。这是青岛地区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印迹,它将青岛地区的历史从7000年前又向前推移到了一万年前。

    旧石器考古发现一直是青岛文物考古的一项空白,而2012年,一支由国内专家组成14人的考古队率先在莱西全境展开的考古调查,填补了这一真空状态。这次调查的范围涉及到莱西所有乡镇,近百个自然村,采集到了200多件有人工打制痕迹的石器标本。

    大珠山考古挖掘9月开启

    2012年5月,市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又开展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范围主要在原胶南乔家洼、大珠山东部。

    通过考古勘探及采集石器标本,初步确定了这一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次调查,确定了考古挖掘的范围、面积、难点以及遗址的命名。

    今年9月,由青岛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将赴大珠山正式开启考古挖掘。

    “探源青岛”大事记

    2007年3月至7月 青岛市考古研究所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即墨博物馆合作,开始北阡第一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实物资料证实距今七千年前,青岛地区已有较高发展水平的文明存在。

    2009年3月至7月 北阡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大量大汶口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填补青岛地区多项考古空白。

    2011年3月至7月 北阡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结合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体质人类学、聚落考古等方法取得重要收获。

    2009年至2011年 青岛市考古研究所连续三年与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日本九州大学、长崎大学等相关专家合作,对北阡遗址出土的人骨进行初步鉴定与体质人类学研究,同时发现了口含石球、拔牙、枕骨变形等一批有重要价值的考古信息。

    2012年3月至4月 青岛市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研究所、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在莱西开展第一次青岛地区早期文化遗址专项考古调查。

青岛新闻 更多
城市档案 更多
区市撷英 更多
电子报刊 更多
茶都信阳 正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青岛风光 更多
青岛赏鸟图出炉
影像青岛 更多
2012青岛旅游城市宣传片
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