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空间地理还是从文化地理上来丈量,市南区坐落在城市的文脉之上。这是珍稀的资源禀赋。如何激活这种沉潜的资源,使之裂变为可以影响整个区域经济棋局的“重资产”,市南区一直在寻求乘势而上的“风口”。
文化创意便是化平凡为神奇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让位于南京路上的破旧厂房焕发蓬勃生机,成为众多创客聚集的暖巢。也是这股力量,让闽江三路上的 “China公社”如魔术般瞬间变出圆形的舞台、水上的秀场。还是这股力量,让大学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聚集了40多家咖啡店……
在市南区,这股力量源于市场的发酵、产业的自觉、政府的引导,氤氲的文化,经过市场的锤炼之后,其产业属性便显现出来。数字显示,随着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市南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快步增长,成为该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让旧厂房“涅槃”
给束之高阁的文化植入产业的基因,同样,给闲置的工业遗存植入文化的基因,经过市场的风雨洗礼,使之“涅槃”为崭新的文化产业。位于南京路100号的原青岛刺绣厂就经历了这样的脱胎换骨,变身为山东省首个文化产业园——创意100。
创意100的蜕变起始于九年前:前身为位于南京路100号的原青岛刺绣厂,开始了以文化创意为灵魂的重塑。整个建筑以灰色怀旧情调为主,单调的外墙被饰以丰富的图案,平板的建筑错层被开辟成空中花园,幽深的巷子两侧是各色风情迥异的门店。建筑物内依然保持着原有元素——厚重的砖墙、粗大的管道、斑驳的地面,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针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创意100率先提出了 “高门槛,低租金,蓄水养鱼”的招商理念,但是,意向企业要有符合园区产业集聚方向的 “通行证”方可入园。一旦入园,则可享受低租金甚至免租金等园区福利。
“对于所有的入园企业来说,我们不是房东与租户的关系,我们是利益攸关的合作者,是基于运营的深度合作。”创意100总经理邓斌说,“蓄水养鱼,实质是培育产业生态。生态好了,产业园才能够有可持续的较高收益。”
2009年实现营利的创意100,正在打造第四代产业园。国际上对第四代产业园的定义为:中介收入要大于房租收入。创意100的增值曲线已经形成。截至目前,这个文化产业园已成功扶持创业人数600余人,孵化创业企业近百家,行业涉及网络传媒、广告艺术、视觉设计、礼品设计等多个领域。
“九年也是一个不短的历程了,我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存发展模式。今年,我们深度介入了包头市、武夷山市的文化产业规划。”邓斌说,“这是我们探索的内容输出基础上的品牌输出。”
无独有偶。坐落在1388文化街内的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座以中国文化体验式传播为主线和主题的综合体业态,是2009年产业园对原华光包装容器厂进行设计创意改造而建,目前初步形成了以休闲旅游、中医健康、精神文化、设计创意、信息网络为业态组合的中国文化体验系统。
文化,给创业者带来商机
高振贵原来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打拼。2010年,高振贵把别人废弃的木箱、家中留下的老缝纫机都倒腾出来,在大学路上开起“咖啡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相继开了沙朴庭院咖啡馆、李想咖啡体验馆。而大学路上的咖啡馆也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 “长”出来,漫画主题、猫咪主题的咖啡馆轮番登场,大家以不可复制的特色在各自的空间中演绎着不同的精彩。
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学路咖啡馆集聚的两大原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追求片刻慢生活,是白领喜爱这里的原因,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建对记者表示,近两年,大学路上已经有40多家咖啡店落户经营,为具有浓厚人文气息、欧陆风情的老城区增添了一道风景。今年江苏路街道将着力打造 “品味·咖啡”大学路特色咖啡街,形成都市慢生活特色街区氛围,依托大学路古老的历史建筑、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优美的生态环境,引导咖啡文化聚集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咖啡联盟”特色街区。
近日,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与青岛大学纺织学院、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等岛城服装设计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筹建服装设计师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制度化、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去年青岛国际时装周期间,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搭建了青岛服装设计师品牌创意体验谷,打造服装设计师创客创牌的一站式体验服务平台。”
山东老转村集团董事长牛虎兵说,“该服务平台通过 ‘每款一件’的高级定制线下体验销售与服装创意作品线上相对规模化的量身定制相结合,针对每一位入驻设计师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服务营销方案,为服装设计师提供品牌营销策略、市场拓展策略、消费者管理等多项支持。”
记者从市南区文化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该区文化产业园区不断升级,成为创客们“吸金纳银”的沃土。滨海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被评为第一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特色产业园,创意100产业园、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银海大世界文化旅游休闲园区获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成为崭新动力
创意100园区内,时光印记活字印刷博物馆馆主阮同民近日完成民国时期线装本国文教科书的印刷。在开业一年后,阮同民终于熬过了“赔本赚吆喝”的阶段,业务渐渐走向正轨:博物馆活字印刷的名片声名远播,法国客户慕名而来。经常有小学生来馆内做活字印刷的体验。线装本国文教科书也在认购中。
文化,正在成为市南区崭新的名片,引导该区经济转型升级。为此,市南区政府每年拿出专门资金对符合市南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潜力大、行业代表性强、纳税额度在同类企业中处于领先的文化旅游企业进行奖励,累计发放奖励资金200余万元,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企业在市南区投资兴业的积极性。
出台 《青岛市市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市南区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提供良好的规划平台,并对《青岛市市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市南区的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行业,有序推进。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市南区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实施细则》和《市南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实施细则》等扶持政策,对在市南区投资兴业的文化企业,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后期奖励等方式予以扶持。
另外,市南区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与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联系,银行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专门推出服务小企业的特色业务,包括“小贷通”、“创业一站通”、“携手通”、“科贷通”等金融产品,全面满足企业从产业园区建设、企业入驻项目开发到创意产品制作等各个方面的融资需求。
在培养人才方面,市南区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专业团队联合,成立“青岛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实训孵化基地”,基地年培训人员6000人以上,累计扶持创业人数200余人,企业26家,带动近千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