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而建,借力外服中心26年来积累的资源和经验,组建市商贸发展服务中心,服务于广大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创新与整合,形成了内外贸融合、无边界服务和以企业思维为主导的青岛服务特色。
借力26年积累推动内外贸融合
“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26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服务外商资源和模式,把这些资源和模式移植到广大商贸流通企业,可以大大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的国际视野,有利于企业内外贸融合发展。”市外服中心主任王集源告诉记者,在市商务局指导支持下,中心全力打造内外贸融合的服务平台。
近年来,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然而单凭中小企业一己之力,要走出国门谈何容易?为完善国际合作服务,平台结合已建成的“环黄海一站式服务中心”窗口,推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与境外政府及商协会的交流与对接,促进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协助企业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与此同时,为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平台利用市外服中心的会展优势,组织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华交会以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展会,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由服务平台牵头组织,我们胶州的多家企业参加了本届东盟博览会,企业家了解了国际市场动态,结识了新客户,拓宽了行业视野。”胶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用企业的话说,有了服务平台以后,这样的机会从“难得”变得“唾手可得”。
而对于青岛原有的外向型企业,平台也积极帮助他们开拓内贸新渠道。比如联手青岛优质商贸流通企业,举办供需渠道对接会和国际进口商品采购洽谈会等,加速了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发展步伐。
从定向服务到无边界服务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涉及的业态业种众多,经营范围广泛,为更好地满足各类企业的不同需求,青岛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从建立之初,就定下基调:从过去的定向服务,到现在的无边界综合性服务。
“原来是企业等待服务,现在是平台主动提供服务。”王集源表示,只要是企业找来了,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很多企业都没有想到会享受到如此全面的服务。
这一转变对平台服务团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批发零售到住宿餐饮,从商务服务到仓储物流,无论哪个行业遇到问题,都可以向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从信息咨询到管理提升,从投资融资到商贸流通,无论企业需要哪方面的服务,都可以向服务中心提出需求。“服务的无边界促使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各行业常识,提升综合素质,从单一服务能手向多面手转变。”市外服中心副主任孟鹂说。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多,单靠商务主管部门或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覆盖面毕竟有限。为此,平台更加注重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通过集成多方资源,形成了以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基层商务部门和行业协会、商圈市场管委会等服务机构为补充,社会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广泛参与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企业的优势,指导其有针对性地对所在领域企业提供特色服务。
运用企业思维提升“微服务”
“要真正把服务做实,首先要懂企业。”王集源说,中心一方面是运用企业思维来管理运营平台,另一方面是切实站在企业角度去了解、处理企业遇到的各种需要和难题。
为此,中心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调研,对企业的管理、营销、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进行全方位了解,想企业之所想,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青岛旺诚宫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手工抻面,但销量一直上不去,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发现,这个抻面品牌在包装设计、销售渠道上存在问题。于是联系签约服务机构,重新对产品进行设计定位,突出“传统工艺”。与此同时,帮助企业扩大销售渠道,帮助选择参加适合的展会,现场展示手工抻面技艺。公司总经理马俊山说,“我们小企业常常感觉求助无门,但服务平台让我们找到了家,以后的议价能力也增强了。”
“对中小企业而言,细致入微的服务可能解决大问题,创造大价值。”孟鹂告诉记者,平台着力打造“微服务”品牌,以微笑服务的态度和意识为企业服务,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构筑“无缝隙”的服务网络。这也是设身处地从企业角度出发,以小见大、以诚感人,全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以此获得企业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