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 正文

苏泽群谈广州治水:水质变差根在管理

1

  3

  谈资金:

  整治资金各区包干,据说至今未结算完

  羊城晚报:后来水务局还有您代表市政府做报告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提雨污分流?从资金拨付率来看,这部分工程后来只完成了30%,全面截污有些管道也没有埋下去,是不是省下了很多钱?后来都用到哪里了?

  苏泽群:雨污分流方向肯定是好的,特别是建设新城区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实施。但在广州的老城区实施起来着实不易。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而且老城区可能遍地开挖,扰民、塞车等可能很严重。

  在实施过程中,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581个项目总投资340.65亿元,其中市级投216.86亿元,区、县级市自筹123.79亿元。河涌综合整治的资金由各区包干,超支不补,最后结算用了多少钱,有法定的结算审查制度,据说至今未结算完。做完后我了解有的区用不完,想收回来,后来各区都用完了。

  羊城晚报:但是有说法是很多钱被区政府用到景观整治里面去了,并没有用于治水。

  苏泽群:我们的想法确实是先集中资金把水治好,做绿化景观的还有园林局,还有城建其他部门,所以,我2008年在海珠区开现场会的时候,当场就把新河浦涌景观工程否掉了。

  当然,回头看看,如果只是挖了白云湖、海珠湖蓄水而不搞绿道、回廊、亭榭,市民将少了休闲去处,广州少了一些名片——搞景观受益的也是老百姓,不能一概否定。

  羊城晚报:但是有些地方水还没有治好就搞景观,那些地方根本没人去。

  苏泽群:这里面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你说的水还没有治好那就继续治。主要是没有钱,假如有钱,城市多做一些园林绿化景观没有坏处。

  羊城晚报:您一直强调要节约用钱,但是东濠涌整治大拆大建,您怎么看?

  苏泽群:我当家很“孤寒”,东濠涌整治方案曾经两次到我手里,我手发抖,花钱多,签不下去。后来,才应上级的要求,按韩国清溪川的模式来打造。我作为老广州对水情况比较了解,广州北面的河涌如东濠涌历史以来就是排水涌,现在要改成景观河涌的想法和它原本的功能不一样。还有一个原因是将以前建内环路的时候应拆未拆的危破房给拆了,把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一并解决了,所以花钱多。当时拆迁补偿每平方米1万左右,如果现在干,据媒体报道超2万了。

  4

  谈心得:

  治理的进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

  羊城晚报:在亚运治水期间有没有什么不足?

  苏泽群:广州治水的决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的坚持。

  回想我们三十年来走过来的路,广州一直想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最后结果不理想。我1971年来广州工作,当时新河浦还可以走小船,珠江水是清的。广州水环境从什么时候开始污染?印象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知不觉地水就被污染了。

  如果从效果看,上世纪90年代治理的进度赶不上污染的速度。一直到新千年之后实施“小变”、“中变”整治时,广州才逐步扭转了珠江水变黑的局面,进入了治水的“相持阶段”,污染不再恶化。为了激励大家治水,从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组织每年横渡珠江。游珠江是为了锻炼身体吗?实际上主要目的是警醒广州市的公务人员、市民高度重视和关注母亲河的污染问题。

  为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变”,2008年底,广州举全市之力治水,两年时间干了580项治水工程,实现了时任省委书记要求亚运前达到“水更清”的目标。

  至于亚运治水后还存在的问题,万庆良同志做市长时专门组织做过一个今后五年治水的方案,对存在问题也是头脑清楚的。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先天不足,后天乏力,这是最大的问题。至今市区5800多公里的供水管网,只有不到2000公里的污水管。况且规划赶不上发展,建设又跟不上规划,雨污合流管道的拍门井,设定的截流倍数本来是下大雨才冲开拍门流入河涌的,实际上每天到了居民洗澡用水高峰期,拍门全被冲开,污水直排河涌。我查了资料,猎德涌两岸的人口发展比原来规划多了一两倍,曾两次加大截污管都不行,这样的例子很多。发展太快,原来本质上要求超前的规划、超前的基础设施,还未实施完就落后了。

  还有一点就是,亚运治水评价标准与如今治水要求有较大差距。亚运治水以“不黑不臭”的水质标准和水环境明显改善作为评价的硬指标,但是亚运治水之后,根据《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的要求,对广州市河涌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羊城晚报:那些支涌的没有截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苏泽群:表面上看征地拆迁很难,最根本的原因是群众工作没做好。

  羊城晚报:广州现在计划投入250亿建深隧工程,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您怎么看?

  苏泽群:深隧也好,浅隧也好,能治好水就好。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管理不到位,好的也会坏的。

  羊城晚报:您对未来广州治水有什么建议?

  苏泽群:一是已经做开了但是还没有完成的,希望继续做完。二是坚持水利优先。我认为治水一定以“水利”功能为先,即使像东濠涌、荔枝湾涌、白云湖、海珠湖等景观很好的地方,第一定位仍是水利设施。三是要加强管理。三分建七分管,要加强管理,加强执法监管,彻查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对重污染河涌重点综合整治,争取全面消除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四是有缺陷的管道要坚持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在水浸街治理方面,要改变广州市的排涝路线,从自排向抽排转变。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杨桂荣 实习生 李静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 2013中国最贵CEO:万科郁亮刷新A股薪酬纪录
下一篇:高清直击:成都警方街头武装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