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泊里红席2000多年手艺面临失传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1-26 14:44:47 字号:TT

泊里红席价格贵买不动

  “你摸摸我的手,看看是我手指头上的茧硬,还是我这个席子硬。 ”昨日上午,在泊里大集上的一排红席前,80岁的董腾均摸着自己手指背上两厘米厚的老茧说。董腾均已在大集上卖了60多年的泊里红席,而这种红席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

  价格偏高吓跑问价人

  “我们大集上最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就数红席了,以前大家都说炕上没有席,脸上就没有皮。 ”董腾均说,自己从六七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会了编织红席,

到现在已有70多个年头了。在他看来,编织红席、赶集卖席已经成为贯穿自己一辈子的生活习惯了,而目前在泊里镇像他这样的人已经只有几十个了。

  记者注意到,70多亩地大集上只有三四处卖红席的摊子,每个摊子前只有两三个人在询问价格,但一听到动辄几百元上千元的价格就犹豫起来,甚至转身离开。

  一个月只能编一张席

  “这个一米九宽、三米四长的红席是我用一个月的时间编出来的,你可以认真看一看、摸一摸,一个小细缝都没有,而且你看这颜色,红的一排,黄的一排,很匀称的,这个席子我卖900多元钱,低于900元怎么说我也不卖,舍不得卖。 ”董腾均说,曾有红席贩子以800多元钱来买席子,被他婉拒了。在他看来,自己一个月的心血远超过800多元钱。

  年轻人不学后继无人

  “红席看似简单,工序却不少于30道,秫秸收获后,要经过去根、剔梢、捆坯子、破篾子、刮篾子、编隔子等多遍工序以后,才能产生成品席。年轻人嫌挣得少,没有人学,再加上编席子得坐得住,耐得住寂寞,但现在哪个年轻人能受得了一坐一编就是大半个月啊,没办法,产的少了,价格就贵,贵了老百姓就买的少了,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董腾均说,现在当地政府建起了红席馆,也组织过红席编织大赛,应该会有所改变吧。(记者 王洪磊 付静)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