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特色海产紫彩血蛤马蹄蟹绝迹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12-03 15:09:47 字号:TT

青岛特色海产绝迹 紫彩血蛤马蹄蟹不见踪影

青岛特色海产绝迹 紫彩血蛤马蹄蟹不见踪影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在即墨东部沿海的田横镇和丰城镇的当地特产,马蹄蟹、虎头蟹、紫彩血蛤这几个名词会频繁出现在搜索结果里。如今,说起这些久负胜名的美味佳肴,连当地渔民都觉得渐渐陌生了。记者近日到当地探访发现,曾经让当地渔民引以为荣的这三种特色海产品,如今在市场上和酒店里都难觅踪迹。

  码头 渔民都说很少见了

  记者来到即墨田横镇连接山东头村和驴岛的一处石桥,这里是一个小型的天然渔码头,因为风浪大,附近40多艘小渔船在这里集中停泊。在桥面上,十几家海货摊位分别在道路两侧一字排开,兜售新鲜打捞上来的海货。记者挨个向这些摊位打听马蹄蟹和虎头蟹,不少摊主都表示自己家没有,“现在很少能见到这两种蟹子了。 ”一位摊主指了指自己摊位上一个塑料盆,“你说的马蹄蟹是不是这种?这是今天上午出海打的。 ”记者看到,这种蟹子个头很小,平均重量大约只有一两左右,通体橙黄,背上有一些左右对称而生的圆形凸起,边缘呈现规则的锯齿状。

  “这种蟹子当地称为青蟹,不是你要找的马蹄蟹或虎头蟹。当地老百姓称马蹄蟹为‘火力张(音)’,以前比较多,这几年很少见了,必须到深海里用吊笼打,才能有很少一点儿收获。或者是拖网船作业时候,掺杂在其他鱼虾蟹子里有一点儿,数量也很少。虎头蟹是丰城镇的特产,当地可能还会有一些,但是据我了解,数量也非常少。 ”田横镇渔业服务中心一位王姓主任也表示,最近这些年,马蹄蟹尤其少见,“就连我自己从上一次看见到现在,起码有三年时间了。 ”

青岛特色海产绝迹 紫彩血蛤马蹄蟹不见踪影

青岛特色海产绝迹 紫彩血蛤马蹄蟹不见踪影

  市场 难觅紫彩血蛤影子

  即墨市海洋渔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紫彩血蛤俗称紫蛤蜊,体扁、壳薄,以壳面具有数条环形紫带而异于一般贝类,在山东半岛仅见于丁字湾白马岛以西、香岛以东、五龙河口即墨一侧的浅滩上,这里正属于丰城镇的地界。这种蛤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香气浓郁,属名贵食用贝类。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采捕期。其埋栖深度一般在15至25厘米,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卵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埋潜至30至40厘米处,软体部分消瘦,进入“夏眠”状态。采捕期内,蛤的平均壳长为34.8毫米,平均体重为5克。

  “今年还没看到有紫蛤蜊和虎头蟹上市。 ”在297省道即墨丰城镇路段,记者走访了四家销售海产品的摊位,都没有看到紫蛤蜊的身影。摊主们告诉记者,往年天气冷的时候,紫蛤蜊就逐渐开始上市了,持续一个冬天,但是数量不多,一个摊位上能卖上千斤就算是很奢侈的了。 “价格方面,在我们这种零售摊位上每斤卖20元没有一点儿问题。 ”不过,虽然紫蛤蜊的味道不错,但是也有缺点,“泥沙很多,下锅之前要好好吐沙、清洗。 ”

青岛特色海产绝迹 紫彩血蛤马蹄蟹不见踪影

青岛特色海产绝迹 紫彩血蛤马蹄蟹不见踪影

  原因 环境改变种群排他

  “整体而言,这三种特色海产的产量都呈现大幅度下降的状态,尤其是马蹄蟹和虎头蟹,这几年已经很难见到了,紫蛤蜊还有一些产量,但是也形成不了什么气候。 ”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这几种特色海产品齐聚即墨东部海域,曾经一度是当地旅游业的骄傲,在对外推介中也做了不少宣传。

  “一方面,这几种海产品数量的减少与整体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这是整个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的共同问题。就生物种群自身来说,与特定区域内生物种群的排他作用也有关系。因为一定的海域范围内,供给海洋生物生长的资源和营养是有限的,前些年搞对虾养殖,现在转而改成养海参,还有部分虾蟹混养,包括滩涂贝类的养殖,在品种选择上都优先考虑了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这些品种得以大范围推广,在当地形成规模,同一海域内的其他种群必然受到影响,逐渐呈现弱势。 ”李先生说。(记者 赵杰)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