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 “拼命三郎”总是带头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海宁有个绰号叫火场“拼命三郎”。所谓艺高人大胆,凭借吃苦训练得来的精干技艺,积累下很丰富的救火抢险经验,遇到大火险情,他总是冲在前面。16年的消防服役经历,刘海宁参与灭火救灾无数次,并受到支队、大队的表扬、嘉奖。
“印象最深刻的是2001年铁路液化气站发生的泄漏事故,这次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消防兵所面临的生死考验,
奋勇排除“重磅炸弹”
更为严重的是液化气站周围,还有加油站、仙家寨供贸公司和饮料厂等单位,其中两单位又分别贮有4个和6个汽油、柴油罐,贮油数十吨。发生意外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迅速按指挥员下达的命令,切断了现场的电源,查找疏散了工作人员。随后他和指挥员一起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后,深入被可燃气体笼罩的罐区侦察。由于泄漏量大,整个罐体被白茫茫的气雾包围,他摸索着爬上铁梯,登上罐底平台,查清了泄漏点的位置和泄漏情况。随后他带领战士,铺设2条水带线路,架设消防梯,在距离泄漏点不到4米的墙上和侧门处,奋力挥扫着水枪,驱散白雾,清扫库区残余气体,直到彻底消除了险情。
对话铁人 消防兵的荣誉支撑我的信念
1996年,刘海宁中专毕业后参军入伍,那年他18岁。如今当了16年兵,刘海宁甚至没有握过一天真正的枪械,但随时都要面对火场上的生命考验,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他在发生火灾时总是第一个冲进火场?
记者:在大多数人心中真正军人应该是手持钢枪,冲锋沙场的 “硬汉”,作为消防士兵,只能终日与水枪打交道,你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吗?
刘海宁:说实话,入伍前我并没有想得太多,只是很向往做一名手持钢枪的军人。但当我真正来到部队,我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记得我1996年冬天刚到青岛消防六中队,队部光荣榜正是1996年“8·18”石油公司火灾中立功人员榜单。看着光荣榜,我一下明白了消防士兵无可替代的作用,看到战友奋战火场的图片,感到他们很男人,我也希望向战友那样当一名顶天立地的火场英雄。消防兵的荣誉给了我坚守岗位的信念。
记者:除了荣誉,你认为当消防兵16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海宁:在消防部队服役16年,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部队历练成就我坚强身体和性格。不怕大家笑话,我刚当新兵的时候体质很弱,但我就是有一股不服输的牛脾气,“当兵就要当好兵”是我的心中话。为增强体能,我从5公里跑开始,俯卧撑、举杠铃到绑腿负重,样样给自己加压。为练好技能项目,我天天缠着老班长请教,操课时间拼命苦练,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别人练一遍,我就两遍、三遍、无数遍地揣摩动作要领。为了提高挂钩梯成绩,我在梯子上绑上了3公斤重的铅块,由于不得要领,梯子磕腿是常事,简直是“腿无完肤”。直到现在用手摸一摸我的小腿骨仍然是坑坑洼洼像个 “搓板”。(记者 刘延青 实习生 张立婷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