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青岛现存惟一的一处德建游泳池,但现在却被建筑垃圾填埋,太可惜了。 ”昨天,青岛文史专家于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位于浮山建于1936年的一处露天山泉游泳池遭到毁坏。记者从崂山区文物部门获悉,这处游泳池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建筑垃圾填埋的情况,他们已到现场做了调查和取证,要求相关单位迅速清理,还这处历史遗迹的原貌。
现场1
大土堆埋了文物建筑
记者跟随于先生来到浮山荒草庵水库南面约200米处。于先生指着一个大土堆对记者说,“游泳池就在这个大土堆下面。从2008年开始,我就发现附近建筑工地往游泳池所在的峡谷里推土,今年又向外推进了近15米。”
于先生介绍说,游泳池的南北长近20米,东西宽16米,池壁厚约65厘米,2008年的时候水深1.5米,清澈见底。 “它位于荒草庵水库的下方,是在峡谷的底部,是借峡谷的山势和泉水形成的,水流北进南出,原先有泄洪的作用,现在已经全被松软的黄土盖上了。 ”于先生说,他从2008年就开始关注这个德国俱乐部花岗石和水泥构建的露天游泳池,史料记载这是1936年德国人建成的。今年3月,由于附近的这处建筑工地不断扩建,崂山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现场,进行了拍照取证,将此处登记入册进行保护,并劝诫建筑工人对游泳池周边加以保护。
“这是德建浮山别墅建筑文物,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于先生给记者看了他曾经拍摄的游泳池照片:虽然游泳池已经荒废,但泳池的轮廓清晰可见,泳池内还积存着一些雨水,周围被一片葱郁的植物围绕。
现场2
60年老树跟着“陪葬”
“这周围有多棵30年到60年树龄的大树和大片植被,也被建筑垃圾掩埋在地下。”于先生表示,被损坏的大树包括喜树、枫杨树和一些景观石等有价值的东西,现场毁坏的情况让一直关注文物保护的于先生感到很揪心。
记者将此事反映给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派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昨天上午10时许,崂山文物管理所联合崂山城管执法人员随于先生一起来到了现场。只见高20米、长60多米的建筑垃圾倾铺在原来游泳池的位置,6棵20到60年树龄的刺槐树、梧桐树及枫杨树,或连根拔起,或倾斜半埋、或全活埋在垃圾土石里,有的已经枯死,有的枝叶枯萎卷缩。因日积月累的不断生长而撑开石崮两半的“树破石”景观,也被完全埋没在东坡内;东坡上下近200平方米的灌木及草木植被荡然无存,一片狼藉。
进展 文物部门将申报“国宝”
记者了解到,崂山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勘察后,初步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市级保护文物,而且还符合国家级保护文物申报条件,目前正逐级上报,工作人员将对俱乐部和配套的亭房以及周围的植物重新勘察。城管执法人员也表示要对此事立案调查,一定保存好这处文物,把这些历史遗迹留给子孙后代,牢记当年那段历史。(记者 张译心)
这座泳池建于1936年
在青岛生活过多年并对青岛历史有深入研究的马维立教授,收藏了一组浮山德国俱乐部的照片,这组照片曾于2008年发给本报进行刊登。记者了解到,建于1936年的德国俱乐部位于浮山南麓,由在青岛的德国侨民自发捐款建造。因为来自礼和洋行的商人库尔特·柏麦出资最多,而被叫做Boehme haus。俱乐部建成后,许多来自华北、华东地区的德国侨民都前来避暑消夏。
该俱乐部外立面通体由采自浮山的优质花岗岩砌筑,风格简约明快。距离不远的游泳池也就地取材,水源是来自浮山的溪水。 1942年夏,当时只有11岁的马维立曾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惬意的假期。 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后,俱乐部被关闭。现房舍由青岛福利院使用,花岗石砌筑的游泳池则已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