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国内国际 > 正文

温州亿万富豪跑路 称破产罪魁祸首就是银行

来源:羊城晚报-- 2012-07-04 16:58:41 字号:TT

温州亿万富豪跑路:我破产罪魁祸首就是银行

  潘晓勇—温州潘发实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温州潘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温州金源财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教育网限公司、温州市蓝牙科技有限公司、温州欧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2011 年预估年产值达到9500万元。(据“2011 年温州创业青年楷模候选人”评选资料,2011 年10 月)资料图片

  潘晓勇说, 他未来的目标就是———还钱

  2012 年端午节后的上海南京东路,一个细雨纷飞的日子。身高约1.72 米的潘晓勇融入熙攘的人群中。没有人会把这个阳光帅气的年轻人和“温州走路老板”联系在一起。他依然面带笑容,暴富与赤贫的跌宕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轻微得难以捕捉。

  他是2011 年震惊全国的温州老板走路潮中,披着神秘面纱的“走路老板甲”。从身家数亿到负债近3 亿。他怎样从一夜暴富到一夜赤贫? 他“走路”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灵交锋?

  他怎样以“半黑暗”的状态,辗转于国内不同城市? 他和他的债主又将如何面对未来?

  “走路”240 多天后,潘晓勇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他是首位接受媒体专访的走路老板, 他讲述的故事揭开了2011 年温州老板走路潮那座庞大冰山的一角。

  “走路” 他只带走十几万

  2011年10月18日对潘晓勇来说,是一生都会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他离开温州,开始“走路”。此时,据他被提名“2011年温州创业青年楷模候选人”只有一个月。

  时至今日, 他作为候选人的个人资料仍然挂在网上。

  羊城晚报:你对“走路”这种说法会不会特别敏感?

  潘: 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全是债主围着我。我当时确实是一走了之,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4个手机6个号码全部换掉。但走了,其实我挺后悔的。我现在的身份可以说是半黑暗的。我不敢告诉人家我在上海。

  我表哥也欠债过亿元,但他坚持下来没有走, 他每天至少接到10个债主的电话。烦恼多很多,但至少有一个光明的身份。

  羊城晚报:离开温州当天是什么情况?

  潘:我离开温州是在2011年10月18日。

  当天一大早,秘书打电话说,来了十几、二十个要债的人。我就不想回去了。但在市中心遇到另一个债主,他带着六七个人,逼我要钱。我说,我借你的500万元三年,但给你的利息也接近400万,能不能不要这么逼我。但这几个人一直跟到我家里。我感到自己可能受到伤害,于是借口上厕所,拐了弯走了。

  完全是临时、被逼的。如果不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我不会想走。如果没有这几个人, 我想我很可能坚持下来。但如果真的一直待下去,可能发生什么? 我也很难设想。也许进了公安局, 也许像有些人一样,从楼上跳下来……谁也不知道。

  羊城晚报:你离开温州后去了哪些地方?

  潘:离开温州之后,我在郊县待了一个多月,想要看看情况。但是发现走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比我厉害的人都走了。我感觉没有希望了,就离开了。之后去了上海、合肥、广州、武汉……大概七八个城市。

  羊城晚报:到这么多城市,是因为逃避债主追债?

  潘:(笑)死我都已经置之度外了,何况债主追债? 我找外地的朋友,希望想些办法,东山再起。当然,我现在没有再想着赚几个亿,我希望能够先做一些小项目,维持生计,再从头开始。但是会收敛很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大胆(笑)。

  羊城晚报:走的时候你带了多少钱?

  潘:走的时候,我什么都没带。心非常冷,低落到了极点。有一张朋友的卡,里面之前存了十几万元。后来主要靠这十几万。

  几亿身家,真正带走的只有这十几万元。

  很多人不相信,有朋友说,你光身上的装备就几百万哪。是!我的手机十几万元,四块金表加起来上百万。全都抵债抵给人家了。甚至连老爸老妈的房子都卖了。公司能变现的资产全都卖了,凑了一百多万元,为了发员工的工资。我觉得银行的钱、民间借贷的钱可以欠,但员工很辛苦,员工的钱不能欠。这笔钱我完全可以自己吞下来,但是我没有!但很多人还是怨我。

  羊城晚报:心理反差会不会特别大?

  潘:是!以前我和表哥来上海,表哥坐着宾利,我坐着保时捷,到哪里去,都是司机在楼下等,一路高架桥过去。现在,到哪里去都要等地铁或者公交,到目的地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才知道,大上海真是大!

  暴富钱滚钱炒楼身家数亿

  一次偶然的房产交易向潘晓勇打开炒房的大门。从6万元起家,三年间,他名下成立了8家子公司,身家扶摇直上高达数亿元。而一次又一次炒房的翻云覆雨间,他缔造出一个也许只有在当时才可能成真的中国式造富神话。

  羊城晚报: 你的企业在2008 年注册,很多人不相信你三年时间做到身家数亿元。可是你又做到了。

  潘:我的确是白手起家。2008年6月28日我从上海回温州,当时只有信用卡套现的6万元。开始做信用卡发卡业务,大半年时间赚了二三十万元。2009年,表弟介绍给我一套房子。我把全部身家,20多万元付了订金。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有人外加50万元买下。这是我赚到的第一个50万元。

  我感觉,哎,这个钱非常好赚。这50万又让我在短短两个月里赚到近300万。有了这300 万元后,温州正好有个新盘开盘,30 万元一个名号。我运气比较好,一下又摇中了好几个号。我又以每套外加50 万元到100 万元不等的价格转让出去,又在一个星期左右赚了几百万元。

  这样, 我手头一下就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金。

  2009 年7月以后,雪球越滚越大,我开始想买写字楼。2010年9月,我看中了温州一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楼。当时有人说,你是蛇吞象。我说我是蟒蛇,我就是要吞下。后来,这栋楼也拿下来了,除了自用的办公区域将近4000平方米,其他全部转租。到2010年,我已经是超过几个亿的身家。

  羊城晚报:除了房地产,你开设了很多家子公司。你真正靠什么赚钱?

  潘:2009 年开始我开设了珠宝公司、外贸公司、鞋厂、装修公司、太阳能公司等,加起来8 家子公司。但真正赚钱的还是房地产。我大量地购买房产,全部一次性付清房款,再拿到银行抵押,用套现的钱买更多的房产。比如说,一套房产我1000 万元买过来,就去找银行贷1200 万或1500 万元,再通过别人做担保,一般是互保,把钱放大,去买更多的房子,变更多的钱,想再做实业发展。

  羊 城晚报: 为什么把产业链铺得这么大、这么快? 因为钱太好赚?

  潘:的确是因为炒房的钱太好赚,以至于做其他任何行业,没有想利润多少,风险多少。完全凭自己的 想法。比如说太阳能公司,我就是跑到我表哥办公室问了一两个小时,知道“民生工程”、“朝阳产业”,第二天就去申办营业执照了。(笑)

  赤贫 借钱游戏玩不转了

  2011年9月,当预期中的银行贷款无法获批的时候,潘晓勇感到了危机。但他没有想到,危机竟以如此凌厉的速度杀到。2011 年十一黄金周,潘晓勇亲自为筹备了半年的一家高级餐饮会所点燃开业爆竹。而仅仅一个月后,他竟然负债逾3亿元。

  羊城晚报: 你发现问题是在什么时候?

  潘: 大概是在2011年10月份左右,其实9 月份已经有那么点危机感了,因为银行的贷款下不来了。一个是银行贷款收缩,一个是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的打压。

  羊城晚报:最致命的问题出在哪里?

  潘:房地产! 从2011 年4 月份到7 月份,这4 个月别人都已经停止了购买大量的房产。而这期间我又投入了1.3亿的现金买了两个厂房,七套房子。

  这1.3亿的现金中,将近1 个亿是从民间借贷来的。当时我想,我有1.3 亿元的现金投入,从银行贷1.8-1.9亿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最终从银行只下来了大概6000 万元的现金。就像周益民(明星电力前董事长) 说的那样———我贷不到钱了。(笑)。

  羊城晚报:银行给你的贷款高峰时达到什么程度?

  潘: 有一套房子我2009 年一次性付清980万元买下。当年银行给我贷1300万元,第二年给我贷2000万元。我感觉,照这个增长速度, 我可以套更多的钱, 买更多的房子。

  羊城晚报:你认为, 在你破产的过程中, 银行起了什么作用?

  潘: 推波助澜! 我觉得罪魁祸首就是银行! 如果当初我买980 万元的房产,银行第一年没有给我1300 万元贷款,第二年没有给我2000万元贷款;没有这么多钱放出来,我的产业、投入, 一系列处事不会做得这么大胆。

  羊城晚报:你认为银行放大了你套现的勇气?

  潘:是! 银行存在很多潜规则。比如说,这套房产的贷款额度不能达到2000万,怎么办?银行为了做自己的业绩,先贷给我1000万元,我存进去,再贷一次;以承兑汇票开出来,以质押的方式,那么银行的存款业绩就有2000万元了。同时,银行又给我贷了1000万,我手里就有2000万现金了。我再把2000 万元质押一次,再贷出来。银行再贷给我2000万元,那么,银行的存款就有4000 万了。我也套现了4000 万元。何乐而不为呢?

  羊城晚报: 当时宏观政策的改变,也造成了楼市整体下跌,可为什么你仍然认为银行是罪魁祸首呢?

  潘:2011 年9 月份, 每次我去银行,银行就拖我———“没问题,下个星期就放贷”,他们说。因为这样,我把多余的钱全部支付利息了。最后几个月,我每个月支付600 多万元的利息,最高一月付了670万元利息。如果银行没有这样拖我,我当时给自己留下一两千万元, 完全没问题。

  但是,我觉得银行贷款还会下来。我把手上多余的钱全部投进去了。

  我被银行害了。我的理解是,罪魁祸首就是银行。

  羊城晚报:假如当时的宏观政策不调控,银根也没有紧缩,你认为你能避免今天这种局面吗?

  潘: 我做的很多实业都是民生工程。

  如果再自己走下去,我会把它们理顺,把实业做实,会有一个自我修复机制。其实当时我已经有思路要做实业。我投了4700万元,买了一个很大的厂房,想把鞋厂搬过来,还想再投1000 万元,把流水线从1 条增加到4 条。但当时已经是2011年9月份,来不及了。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