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环境污染治理的“山东路标”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2012-05-23 17:51:45字号:TT

    □ 本报记者 李鹏飞

    2011年12月3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生态山东的决定》;今年1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又召开生态山东建设大会,要求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山东的责任感、紧迫感……省九次党代会以来,山东在水污染治理进程中留下了一连串清晰而坚实的足迹,堪称发展中地区治理环境污染的“路标”。

    就像省委书记姜异康在一次调研中指出的那样:“造成重大污染的GDP宁可不要!” 在发展中治理

    山东的水污染治理,可以说捷报频传:

    2010年,南四湖支流白马河大量出现桃花水母,这是一种对生存水质要求严苛的生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它的出现,被看成是入湖水质改善的标志。

    2010年底,省控59条重点河流全部发现鱼类生存,实现了省长姜大明年初的承诺。在徒骇河畔,经常能看到从河里捕捞出的泥鳅,表明河流最难恢复生态功能的“底泥”复活了。今年4月29日,小清河济南段复航。曾经“清又长”的小清河,有若干年变成了“大黑河”,现在河口又出现了银鱼,并形成产量。

    在这些直观的变化背后,是一系列严谨的数据:

    河流治理的背景,是“有水皆污”,全省只有一两条河流上游清澈。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13日,按常见鱼类能够稳定生存的技术参考指标衡量,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小清河流域城市集中、企业众多。2000年,整个流域化学需氧量(COD)平均浓度高达340毫克/升。从2003年起开始逐步好转,在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4.6%的背景下,河流水质实现了年均18%的持续改善,干流和主要支流在2010年底恢复了鱼类生长。

    我省环境监测自1983年始。从当时特别是1985年乡镇企业崛起、企业改革起步开始,全省工业污染快速加重;从2003年开始出现变化,COD平均浓度与经济总量增长的曲线构成剪刀状:经济总量逐年两位数增长,环境质量的指标逐年两位数改善。

    2011年,全省水环境COD平均浓度为30.8毫克/升,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42.2毫克/升)以前的水平。

    2010年、2011年,山东连续成为国内最具环境竞争力省份;去年国务院通报表扬“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在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8个省市中,我省位列第一。环保部和省政府联合签署《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努力把山东建成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示范省’和‘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的先行区’。”

    这表明山东以水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

    这一转变的意义是世界性的。世界银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布报告,对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一条倒U型曲线,表明的是: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对我省1983-2011年COD排放数据的统计表明,发展轨迹与此类似。但重要区别是:通常污染治理的规律,是“先污染、后治理”,这已经被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而且被模仿;山东的实践是“在发展中治理”,对于发展中地区尤具针对性。 “治用保”并举

    在南四湖行舟,游艇划破水面,清澈的湖水被螺旋桨翻卷成雪白的航道,又渐渐平息。远处有驳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行驶,很难想像过去污水充溢的景象。

    曾经因为污染严重,南四湖成为南水北调的一大隐患,入湖河流多达53条,部分湖区COD平均浓度高达2000毫克/升,湖区全面呈劣五类水体,当时极少人相信,这里能够通过治理成为南水北调重要的调蓄湖泊。

    截至2011年,南四湖湖区5个国控点位均已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现场考察后评价说:“了不起!”“山东省在治污实践中探索出的‘治、用、保’并举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经验和做法值得推广。”

    环保之难,难在现行的发展模式:上项目时不计后果、搞环保时又“壮士断腕”,这种“运动式”治理不管多么费力,和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相较,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工作成绩看似很大,其实效果不彰。

    “治、用、保”是我省环保系统创新的“技术三策”,其内涵是把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作为有机结合的整体看待:污染治理,就是通过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全过程污染控制,引导督促排污单位达到环境容量能够基本接纳的治污水平;

    循环利用,就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地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生态保护,就是纠正生态破坏行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区域生态功能。

    以薛城沙河为例,这是南四湖的一条重要汇水河,实施南水北调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来,沙河沿岸600多家重污染小企业被关停,废水逐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上游沿河修建橡胶坝工程,逐级拦蓄净化、降解污染、回灌地下水,进行循环利用;河口建设人工湿地,种植芦竹、蒲草等可以降解污物的水生植物,增加环境容量。经过这一体系,河水中COD浓度由上游的62毫克/升下降到28毫克/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技术三策”,最初来自我省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经验,对于流域治污之外的环境问题也完全适用。环境问题虽然复杂,但概括起来都是高污染、高消耗和生态破坏三类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发达国家理念先进、技术发达、又能通过国际间产业转移减轻环境压力,能够对环境污染“零容忍”;我们没有转移污染产业的空间,必须创新思路。倒逼结构调整

    在一次造纸行业座谈会上,省环保部门负责同志曾问了在座的企业负责人两个问题:山东人民有没有可能永远容忍河流里没有鱼?如果不能容忍,这个转折点大约在什么时候出现?

    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人的回答都一样:不可能。第二个问题没人回答。环保部门给出的答案是:2012年前后。因为按照规划,届时全省初步实现小康水平,谁还能容忍“无水不污”?谁能认识到眼前发展方式的风险,谁就能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

    当时的造纸行业是污染最重的。省内造纸厂700多家,遍布各流域,排污量占到全省排污总量的70%以上。一方污水能污染8-60方清水,一家厂就能染黑一条河。全省常年水资源总量不过300多亿方,全部用来稀释造纸污水也不够。

    我省用地方环境标准倒逼造纸行业调结构始于2003年:当年5月1日执行地方标准、发出明确政策信号,此后逐渐提高标准,2010年1月1日起统一执行流域性排放标准,分四个阶段逐步完成了由行业标准向流域性标准的过渡,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排污特权”。目前,山东制浆造纸企业已经全部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存再排向环境的治污水平。与此同时,造纸行业集中度大为提高,制浆造纸企业目前山东仅有10家,但行业规模和利税分别是原来的2.5倍和4.7倍。整个治理过程中,环保部门没有强关过一家企业。

    通常人们都把环保与经济发展割裂开,忽视了环保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注意到严格环保对落后企业、产业的约束作用,没能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认识到环保对转变增长方式的助推潜力。这不是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按这样的观念,不可能进步。

    我省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主要为煤炭和原油等一次能源,两者合计占98%以上。2005年起全省能源消耗量连续几年居全国首位,超过全国1/10。2010年COD、SO2和NOx的排放量均居全国首位,氨氮排放量居全国第二位。只有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以生态山东建设为重要着力点,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约束,不断拓展山东发展的新空间。

分享到:
-

-